畜牧肥水變成寶!南市再利用突破百場

臺南政府環保局推廣「沼液沼渣作爲農地肥分使用」,將沼液沼渣還肥于田。(環保局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南市政府環保局推廣「沼液沼渣作爲農地肥分使用」,全市已有約1/5的畜牧場,將沼液沼渣還肥于田。(環保局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畜牧糞尿傳統上被視爲廢棄物進行管制,但臺南市政府環保局推廣「沼液沼渣作爲農地肥分使用」有成,從2016年累計至今已經突破100場,全市共有112處、大約1/5的畜牧場,將沼液沼渣還肥于田,每年總施灌量23萬公噸、施灌面積177.3公頃,不僅幫助農民節省肥料費450萬元,同時也能減少空氣異味,並緩解河川污染

學甲區吳姓畜牧業者說,傳統上將畜牧糞尿視爲廢棄物,公部門都會加強管制,處理廢水對畜牧場來說壓力很大;每當看到環保稽查人員前來時,業者心裡就開始七上八下。如今的政策循環經濟方向發展,讓畜牧業從污染製造者轉換成爲資源提供者,對業者來說幫助很大。

參與沼液沼渣施灌農地的關廟區許姓農民也說,施灌沼液沼渣的好處很多,不只可以節省購買肥料的費用,更重要的是化學肥料用多了不好,土壤變差,以前4個月需使用1次化學肥料,現在進行施灌沼液沼渣後,比較不需使用化肥作物生長情形品質也變得比較好。

市長黃偉哲表示,畜牧資源循環再利用,除能減少廢水排放、降低污水處理電費,還能扣抵水污染防治費等,最終的目標爲「田肥水清」,要達到畜牧、農民、環境都受惠的農業循環經濟,希望畜牧業、農民等大力支持與響應,讓環境、經濟發展並進,打造永續家園

環保局長謝世傑指出,每年112畜牧場最高可提供23萬公噸的沼液沼渣還肥于田,估計每年可削減河川生化需氧量約1078公噸、懸浮固體約2434噸,環保局將持續推動畜牧肥分使用,邀請更多的畜牧場與農民攜手,逐步改善畜牧廢水污染問題,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環保局還說,畜牧業者參與「沼液沼渣作爲農地肥分使用」政策,環保局將輔導撰寫相關計劃書,日後也會協助業者做土壤及地下水檢測,讓畜牧戶及農民都能更專注於本業,也讓河川重獲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