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電詐案件警情通報

電詐案件警情通報

爲有效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提升羣衆反詐意識,楚雄警方整理了近期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通報電詐警情,請大家及時關注,做好反詐防範。

典型案例介紹

案例1

刷單返利類

2025年2月18日,劉某報稱,其瀏覽網頁時彈出了一名爲“FANS”的APP。劉某在好奇心驅使下,註冊APP並添加了對方好友。該客服稱可以做數據並領取打賞金,隨後劉某按照對方的誘導分別用微信轉賬和寄現金的方式多次轉錢,共向對方轉賬人民幣18萬餘元后才發現被騙。

案例2

虛假服務類

2025年2月22日,王某接到一個沒有顯示歸屬地00開頭的電話,對方稱自己是某短視頻平臺客服工作人員,稱後臺顯示王某開通了直播功能。如果其不做直播就要關掉,不關的話每年就要扣費9000多元。後對方就以幫王某關閉該直播扣費爲由,讓其下載了一個叫“銀聯會議”的APP,然後在“銀聯會議”開啓語音引導王某將自己手機銀行APP免密支付關閉,開啓了指紋支付,誘導王某將其銀行存款轉走3萬餘元。

案例3

貸款、代辦信用卡類

2025年2月23日,代某在瀏覽網頁時,有一個陌生人主動來加其的微信,對方稱自己是浦發銀行的業務代表,接着對方就問代某是否有貸款需求,隨後王其就使用手機自帶瀏覽器搜索下載了一個叫“浦發在線”的APP,隨後在該APP上申請貸款,對方就以幫王某解除凍結貸款賬戶爲由,讓王某通過手機銀行掃碼轉賬給對方提供的二維碼繳納賬戶激活保證金被騙1萬元。

面對不斷花樣翻新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請廣大羣衆堅決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即: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同時,深刻認識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卡和手機卡的嚴重危害和法律後果,進一步提高防範意識,切莫貪圖小利,直接或變相參與涉“兩卡”違法犯罪活動。

來源:楚雄警方,本文內容爲轉載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私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