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商用不動產交易逆勢破千億 金融壽險大咖這原因不見影

以今年交易的前五大商用不動產來看,商辦佔了二件,廠辦、酒店公寓、零售百貨各一件; 更特別的是,「新光一號」REITs就佔了3件。不過,商用不動產投資的壽險業者卻不在買家清單當中,陳益盛表示,關鍵因素是投報率偏低。這五大標的有四件投報率低於3%,這3%左右正是目前壽險業投資不動產的基準點,因此讓其他非專業投資法人能趁勢進場,它們沒有金管會要求的投報率門檻,只要找對標的、安全下樁。

目前商用不動產市場,因收益及保值效益優於住宅類,加上平均地權修正案明定法人禁購住宅,因此市場價格仍穩定甚至持續微幅成長,因此投報率無法滿足壽險業者,陳益盛說,壽險業者目前處於「滿手現金,無法下注」的窘境。

於國內仍有不少企業持續設廠、擴廠或擴編,因此商用不動產交易仍持續進行中,尤其廠房、廠辦及商辦仍有穩定需求,市場交易合計佔了約81%爲大宗。此外,臺商近三年資金迴流逾2兆餘元,大有設廠或購置自用辦公的需求,而近幾年臺灣企業的營收及獲利也是近年新高,手上現有的資金也是滿滿。

陳益盛表示,這些資金除了購置自有廠房或辦公室,也將多餘的錢用來置產,一來至少保值抗通膨、二來選對地點及標的還有增值空間。宏大國際資產表示,市場需求仍在,加上臺灣資金仍充裕,預估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將達1300~1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