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母語從幼兒開始 花蓮覈定94名族語保母建構語言學習環境

花蓮縣政府9年開始培育「族語保母」,迄今已覈定72人,今年將再加入22名生力軍,其中3名爲男男性,取得資格後均驕傲的說「誰說保母是女士的專利,阿公說族語比阿嬤還厲害!」(花蓮縣政府原民處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政府基於0至5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段,9年開始培育「族語保母」,迄今已覈定72人,今年將再加入22名生力軍,投入傳承族語的重要行列。(花蓮縣政府原民處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隨原住民族語言逐漸流失,語言傳承備受重視,花蓮縣政府基於0至5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段,9年開始培育「族語保母」,迄今已覈定72人,今年22名生力軍經口試測驗及12小時的保母專業知識訓練後,將加入傳承族語與文化的重要行列。

縣府原住民行政處代理副處長徐採瑤指出,當小朋友出生便沈浸在族語環境裡,長大自然就會說族語,縣府重視語言的傳承,自2014年啓動「族語保母」計劃,祭出每月補助,鼓勵家長取得合格族語保母身份,讓幼兒自小開始學族語。

徐採瑤說,可參加族語保母計劃者規定爲幼兒三等親,可在小朋友0歲至5歲期間提出申請,通過第一階段口試測驗遴選,及第二階段12小時保母專業訓練課程,即能取得族語保母資格,截至目前已覈定72人。

原民處近年在推動族語保母期間發現,愈來愈多族人對計劃感到興趣而陸續申請,今年5月已培訓一批通過口試測驗的新任保母,9月中旬又再開辦課程輔導22位生力軍,透過專業指導提升保母職能,爲原住民族下一代提供良善成長環境,落實從家庭開始說母語的目標。

參加培訓的新任保母歐陽日妹說,目前照顧剛滿2歲的孫女,發現她對語言吸收及模仿力很強,希望她從小就會說族語,而加入族語保母計劃,課程中可學習如何將族語融入日常生活,及與幼兒相處互動的方式,對留在部落照顧孫子、女的年長者來說更是種鼓勵。

3名參加新進族語保母職能訓練的阿公害羞分享說,原先以爲只有自己一位男士參與保母計劃,從沒想過會有同伴,直到口測相識後便相互邀約參加課程,互相打氣努力學習,成功取得合格身份,「誰說保母是女士的專利,阿公說族語比阿嬤還厲害!」

徐採瑤也說,族語復振工作需要大家一同努力,因此族語保母培訓課程沒有固定的開辦次數,只要地方有需求且達到一定數量,原民處隨時都可辦理,鼓勵家中有0歲至5歲且未就讀幼兒園原住民嬰幼兒的家長,未來踊躍參與族語保母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