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芒果鳳梨品種外流 農委會盼修法最重關3年

「臺農23號─芒果鳳梨」果肉色澤鮮豔亮麗。(本報資料照)

近日傳出大陸竊取我國研發的芒果鳳梨,引發我品種外流疑慮,由於鳳梨爲無性繁殖作物,繁殖倍率3倍至5倍,生育時間至少1.5年以上,短時間能否能繁殖大量種苗供應如同對岸媒體所載面積,尚需查證。農委會強調,已推動修法,增訂中央主管機關可以公告禁止輸出入種苗,違反者,最高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目前在立法院審議中。

「芒果鳳梨」爲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近年育成的新品種,並於2018年6月11日取得我國植物品種權,2019年審議通過採非專屬授權,期限5年,迄今已授權4家種苗業者及3家農戶種植生產,但未授權境外生產。該品種已在2021年申請目標市場日本品種權並取得臨時保護,未來倘有非法侵權產品輸日,可主張權利,防杜其輸入日本競爭我外銷市場。

農委會強調,植物品種爲農業根本,爲遏止非法輸出入,除啓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修正,將刑責入法,強化種苗管制手段外,並賡續檢討現行各項管制作爲,深化植物種苗管理及品種保護教育宣導並建立良好維權環境,以永續我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