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蘋果設定iPhone生產自動化目標:裝配線工人減少一半

6月25日消息,據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已經向其管理層傳達了明確信息,計劃通過自動化將iPhone最終裝配線上的工人數量減少多達一半。

據兩名已離職的蘋果員工稱,早在2022年底,蘋果公司負責運營的高級副總裁薩比·汗(Sabih Khan)就曾發佈通知,要求管理層在未來幾年內,將iPhone最終裝配線上的工人數量削減最多達50%。

爲此,蘋果開始批准之前因高昂的前期成本而擱置的自動化項目。據參與制造的三位人士透露,這些努力使得去年iPhone 15的裝配大量採用了自動化。

蘋果推動自動化的努力可能會爲全球消費電子行業帶來變革。據前蘋果製造經理透露,如果蘋果能夠進一步實現iPhone生產的自動化,它將能夠將更多製造業務從中國轉移到如越南和印度這樣的國家,這些國家經驗豐富的製造工程師相對較少。

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對蘋果來說變得更爲重要。更多地自動化設備生產甚至可能最終幫助蘋果將更多製造業務帶回美國,儘管這可能不會帶來大量的工廠就業機會。

隨着時間的推移,增加自動化還可能對中國的製造業產生深遠的影響。蘋果似乎已經減少了在中國生產產品的人員數量。今年早些時候,蘋果在其供應鏈年度報告中披露,其在製造合作伙伴處監督的員工總數已從2022年的160多萬減少到2023年的140多萬。這是十多年來蘋果首次報告該數字同比下降。儘管監督的工廠數量從一年前的300多增加到380多,工人數量卻在下降。

蘋果每年大約出貨2億部iPhone,佔其銷售額的一半以上。因此,根據多名前蘋果員工的說法,其供應鏈中的大多數工人都參與到iPhone及其相關組件的組裝中。過去,富士康的鄭州工廠最多曾僱用30萬人,他們每週工作六天,每天12小時,月薪至少800美元。

爲了實施其自動化計劃,蘋果已開始收購機器學習初創公司,以幫助取代在裝配線上檢查產品的人員。今年早些時候,它收購了加拿大初創公司DarwinAI,該公司使用計算機視覺檢查印刷電路板等組件的缺陷。

這家初創公司還製作了可以在iPhone上運行的小型機器學習模型。如果iPhone能夠自我測試,蘋果就無需在大規模上購買測試設備。據一位直接瞭解此事的人士透露,這可以使得從工廠裝配線下來的設備的測試和校準變得更快、便宜。

去年,蘋果還收購了位於加州帕洛阿爾託的初創公司Drishti,該公司幫助蘋果分析裝配線的視頻片段,實時識別生產瓶頸和問題。

勞動力成本上升

對於像iPhone這樣的高科技設備而言,將各個部件精密組裝一直是一個高度依賴手工技藝的過程。

例如,在中國鄭州的工廠,工人們肩並肩坐着,在100多條裝配線上進行焊接、焊錫、擰螺絲和裝配iPhone組件。根據多位iPhone組裝工人的說法,每條生產線的長度可以達到五個足球場那麼長。每條線上可以有1000多名工人,每小時產量在300至600部iPhone之間。

工廠內有單獨的區域,稱爲子裝配線,工人在這裡準備各種模塊,如主邏輯板、揚聲器、接收器、按鈕、攝像頭、無線充電線圈、麥克風和機身,以便組裝成成品。這通常涉及在將組件插入主邏輯板之前,固定金屬支架並圍繞組件佈線柔性印刷電路板。

多年來,蘋果一直在嘗試對iPhone的製造進行自動化,但成果好壞參半。多位曾在蘋果運營部門任職的前員工表示,蘋果之所以致力於此,最初是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提高產品一致性的願望以及招募工人從事單調工廠工作的日益困難。

但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每年,隨着iPhone變得越來越複雜,其組裝也越來越困難。中國組裝iPhone的工廠的高員工流動率意味着蘋果及其製造合作伙伴不得不將iPhone的組裝任務簡化,以便讓缺乏經驗的工人也能輕鬆完成。

但據前蘋果員工透露,這也導致iPhone工廠的總員工數持續增加,因爲蘋果在裝配線上增設了更多的工位來應對這些更簡單的任務。

2016年,蘋果對組裝iPhone所需時間進行了研究,發現體力勞動僅佔整個過程的四分之一。據一位直接瞭解情況的人士說,其餘時間主要用於在工廠內運輸組件和材料,或簡單地等待其他環節準備就緒。

蘋果高管意識到,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一步自動化iPhone的組裝並減少生產線上的瓶頸,這可以提高生產線的生產率,同時減少人數。

蘋果最初的自動化努力始於銷量低於iPhone的產品,如MacBook、iPad和Apple Watch。根據曾在蘋果運營部門工作的前員工說,公司認爲這些產品自動化生產的風險和資本密集度相對較低。

相比之下,蘋果高管對自動化iPhone生產的態度要謹慎得多,因爲他們擔心失敗的風險太高。

在蘋果的內部會議上,經理們經常討論一個警示案例:特斯拉在加州弗裡蒙特的工廠努力實現Model 3轎車的大規模自動化生產,結果證明是一場災難。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最終不得不使更多過程手工化以加快生產。

這些討論中的另一個話題是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和首席運營官傑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對於全自動裝配線的牴觸情緒。這種反感源於他們在1990年代在IBM的經歷。

蘋果還發現,很難證明可能只用一年就過時的機器的成本是合理的。其他行業,如汽車製造業,可以將自動化設備的成本分攤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因爲它們傾向於在更長的時間內生產相同的部分。

然而,在疫情期間,蘋果對自動化成本的看法開始發生轉變。越來越多的高管認爲,進一步提高蘋果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投資是值得的。

頑固的螺絲

蘋果iPhone生產自動化項目的負責人是彼得·湯普森(Peter Thompson),作爲蘋果公司的副總裁,他在公司工作了16年,最初在福特擔任汽車工程師,據五名曾與他合作的前蘋果員工說。湯普森以其執行能力和對細節的深入鑽研而聞名。

他最近爲公司做的項目包括在美國開發一個半自動化工廠,專門進行蘋果產品的個性化雕刻。據一位與湯普森交流過的人士透露,由於一次聖誕節購買蘋果產品時遭遇的尷尬雕刻錯誤,湯普森親自接手了這個耗資1億元的項目。

過去一年中,湯普森的團隊與製造合作伙伴如富士康、立訊精密和和碩緊密合作,成功地自動化了iPhone組裝的部分過程。這些成功案例包括機器能夠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精準地將金屬支架和柔性印刷電路板安裝到各個組件上。

據蘋果供應鏈內部人士稱,這些努力已經幫助蘋果及其合作伙伴裁減數千名工人。iPhone製造合作伙伴的一名員工透露,在某些生產流程中,員工數量甚至減少了高達30%。

不過,蘋果在推進自動化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它迫使其製造合作伙伴支付自動化設備的費用,以便它自己可以避免這些開銷,多名熟悉其供應商關係的人說。這些機器每年的資本支出可以高達數億美元。

這些製造商之中的一些人不願購買這些設備,因爲這些設備是專爲iPhone生產設計的,這限制了它們爲其他客戶製造設備的能力。他們還擔心如果蘋果在其下一代iPhone中做出太大的設計變化,他們在這些設備上的投資可能不會有回報。但是,在這些討論中,蘋果通常能夠佔據優勢,因爲它能夠利用一個供應商來對抗另一個供應商。

在生產過程中,有些工藝特別不適合自動化。

今年,在自動化方面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礎上,蘋果試圖利用機器將iPhone的按鈕、接收器、揚聲器和主邏輯板安裝到機身中。然而,這些人士表示,機器在正確緊固這些部件時遇到了問題,因爲這些部件需要以特定的角度和細緻的操作才能準確安裝。

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在iPhone 16(計劃於今年秋季發佈)的開發後期,蘋果不得不放棄這些自動化流程的計劃,因爲缺陷率太高。他們說,這一決定意味着蘋果及其合作伙伴將不得不至少再推遲一年實現他們的人員減少目標。(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