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打麻將久坐 小心臀痛腿麻上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醫師陳晉瑋指出,「梨狀肌」位於臀部深處、從薦骨到股骨的肌肉,負責大腿髖關節的外旋運動,像盤腿、翹腳都會使用到這處肌肉,因爲此部位有主管下肢感覺的坐骨神經經過,若「梨狀肌」受到壓迫變得腫脹,便會壓迫到坐骨神經,而引起疼痛。

他說,常見的「梨狀肌症候羣」有臀部劇烈疼痛,大腿後方痠痛或小腿痠麻無力,嚴重時臀肌萎縮、鼠膝痛(會陰神經受到壓迫)、行走不穩、甚至跛行。

而最常好發的族羣則爲久坐不動的上班族、需久蹲或搬重物的工人、不愛活動的老年人以及運動量大的運動員。

陳晉瑋表示,久坐又坐姿不正、喜歡翹腳,容易導致骨盆歪斜,引起「梨狀肌」緊繃;熱愛籃球、排球、網球等運動的年輕人或運動員,常需要反覆髖關節外旋動作,經常造成「梨狀肌」疲勞而發炎肥厚,進而刺激坐骨神經導致疼痛。

醫生建議,如何預防梨狀肌,就是避久坐,並隨時伸展「梨狀肌」,也提供2種肌肉伸展操,像是「坐姿」臀部肌肉伸展,民衆可先以左手抓住右膝推往左肩膀的方向,一天3次,每回20次,每次20秒;再換腳重複上述動作。

另一個則是「臥姿」臀部肌肉伸展,民衆先側左腳跨在右膝,右膝往上擡靠近身體, 伸展左臀;一天3次,每回20次,每次20秒;再換腳重複上述動作。

陳晉瑋強調,要預防「梨狀肌症候羣」,最重要的還是避免久坐與坐姿不良,最好坐着半小時或1小時就要起身活動筋骨,而須久蹲工作的人也要記得定時起身休息與臀部保暖,習慣把錢包或手機放置褲後口袋的民衆,也要留意,坐下時務必將東西取出,避免梨狀肌受到強力壓迫。10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