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這波“充值”,要不要衝?

文/張文暉 林佩瑤

充值送現金、優惠券,甚至送孩子的假期班……

每逢歲末年初,商家總會藉機推出一波充值優惠活動,但充值後,錢安全嗎?

“前一天還在熱熱鬧鬧舉辦活動,第二天就閉店了。”近日,就有媒體報道早教機構美吉姆北京多家分店關店停業,家長上萬元課時費無處可退。

1月14日,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在官網發佈提醒:文化藝術類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變相收取超過60課時或時間跨度超過90日的培訓費用,且不得超過5000元。

預付式消費到底是真實惠,還是真挖坑?消費者如果被坑該如何維權?

“雙向奔赴”變單向傷害

談起之前被坑的經歷,北京的李女士還心有餘悸。“之前一直去的理髮店,不辦卡理髮一次是98元,充值500元,折後是58;充值1000元,折後是38。”因爲經常看到充值被卷錢的新聞,李女士一開始並不想辦卡,但是細細算筆賬,充值500元就可以享受比不辦卡便宜近一半的價格,她還是沒經受住誘惑辦了卡。

“一開始都是正常使用的。但就在年前,我的卡餘額不多了,店裡說有活動,充值1000元不僅享受原來的折扣價格,還可以再送500元現金券。”李女士因爲有着一段時間的消費來往,便放下心裡的防備充了錢。沒想到年後再去,理髮店已經人去樓空。

實際上,李女士只是衆多有着相似經歷的消費者的縮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漆雲蘭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指出,在美容美髮、美體健身、教育培訓、洗車等消費領域,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爲比較通行的一種交易方式和消費方式。這種消費方式爲消費者提供了更優惠的價格,但同時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辦卡後降低服務質量,關門停業前促銷並卷錢跑路,使用規則不透明引發的糾紛等等。

預付消費風險隱患難除

誠如專家所言,預付式消費並非一個新話題,國家在相關法律法規中也有多個規範條款。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如果未按照約定提供,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承擔預付款的利息和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此外,《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爲處罰辦法》《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等都有相應管理辦法。

但預付式消費背後存在的風險隱患一直難以根除。究其原因,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常莎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主要還是商家誠信經營的理念不夠,另外,儘管相關法律法規對維護消費者權益有很多的措施,但仍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

有網友不解,預付式消費這種方式爲何不能直接禁止?

漆雲蘭解釋,預付式消費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行爲,商家通過讓利來鎖定消費羣體,這本質上是一種可以雙贏的經營模式,也是合法的。產生糾紛的源頭並非這種經營方式,而在經營者,這就需要從監管方面多下功夫。

黑龍江孟繁旭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孟廣遠在接受國是直通車採訪時也指出,從法律角度而言,提供大額充值服務的商家機構應承擔三方面責任。

1、履行合同義務的責任:商家機構與客戶之間的充值服務往往基於合同關係,商家需要按照合同約定提供服務,否則可能違反合同義務,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2、信息披露責任:商家應當向消費者充分披露充值服務的相關信息,包括費用、限制、風險等,確保消費者能夠做出知情的決策;

3、隱私保護責任:商家在提供充值服務的過程中可能會接觸到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必須遵守相關的數據保護法律法規,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權。

七個步驟,防止入坑

面對“充值優惠”別衝動,孟廣遠律師提醒,可以按以下七個步驟來做,防止入坑。

1、瞭解條款:

在充值前,仔細閱讀和了解商家提供的充值協議或條款,包括充值金額、有效期限、退款政策、如何使用餘額等。

2、檢查商家信譽:

對商家的信譽和評價進行調查,瞭解其他消費者的反饋和經歷,避免充值到不可靠或有不良記錄的商家。

3、考慮需求:

根據自己的實際消費需求和頻率來決定是否充值,不要因爲高額返利或優惠而盲目充值。

4、避免大額充值:

儘量避免一次性充值大額資金,可以選擇小額充值試水,以減少潛在的風險。

5、保存證據:

充值後,保存好充值憑證、交易記錄、協議條款等相關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6、注意安全:

在進行線上充值時,確保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避免泄露個人財務信息。

7、監控賬戶:

定期檢查充值賬戶的餘額和消費記錄,確保沒有未授權的交易。

常莎也表示,現實生活中預付式消費糾紛不斷上演,行業亂象頻出,都在提醒消費者應保持一定的防範意識,根據自身實際需求理性消費。

遭遇商家卷錢跑路該如何維權?

商家套路防不勝防,如果真的發現被“坑”,應該怎麼辦?

孟廣遠建議,第一,協商解決:如果商家卷錢跑路,消費者可以先嚐試與商家進行溝通和協商解決。可以通過書面或口頭形式向商家表達維權訴求,並要求商家退還未消費的金額;

第二,尋求法律途徑:如果協商無果,消費者可以向相關部門舉報投訴。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舉報,請求協會協調解決。同時,也可以向當地有關行政部門申訴,爭取得到妥善處理;

第三,訴訟維權:如果以上途徑無法解決問題,消費者可以考慮通過訴訟等法律手段進行維權。在訴訟過程中,消費者可以查清商家的註冊信息,並要求商家承擔賠償責任。

常莎提醒,如果涉及金額較大,最有力量的“武器”肯定是提起民事訴訟,如果涉及到刑事犯罪,要儘快去公安機關報案,通過合理的訴訟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

來自: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 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