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麗水:打卡松陽古村的春天

各位旅客朋友:你們好!

歡迎您乘坐G2024號列車,本次列車將按「秘境古村落路線」行進,停靠站點爲「松陽各具特色的古村落」:攤開來看,是一幅山居桃源生活的老畫卷;收攏來看,是永恆的鄉土中國的生命記憶。

本次旅程您將去往「最後的江南秘境」,穿過幽深的條條山路,豁然開朗,抵達各個桃花源——去看,去體驗,去感受「在別處的生活」。

列車長溫馨提醒:由於本次列車路線「三都鄉&四都鄉」過於熱門,山路交通承載有限,每年五一和國慶期間將進行交通換乘,以緩解道路壓力。

前方即將到站,請乘客朋友們準備下車,盡情遊覽第一條旅行線路——「三都鄉」。

位於松陽縣東北部的三都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它是中國傳統村落的集聚地,全鄉有15箇中國傳統村落(自然村)分佈在羣山之間。每行車15分鐘就能經過一箇中國傳統村落,這裡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目不暇接。

走進這片土地,體驗別樣的鄉村桃源風情。

▲三都鄉遊覽線路圖

在“五一”假期期間,三都鄉將實行全線換乘。換乘班車線路共三條(A、B、C),A線路由鋪門至酉田村往返,B線路由拗頭亭至楊家堂村口往返,C線路由酉田村至鬆莊村往返。

換乘期間,可在三都鄉域內憑票乘坐所有換乘班線車輛,盡情打卡秘境古村!

第一站:楊家堂村|金色的布達拉宮

在松陽縣的深山中,隱藏着一個被譽爲「金色布達拉宮」的楊家堂村。

這個村莊由明代開國名臣宋濂後裔建立,歷經風雨千年,依然保存着30餘幢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古建築。其中,有11棟被認定爲歷史文化建築,如宋氏宗祠、五龍社廟等。

每當陽光正好時,氣派高聳的金黃色馬頭牆屋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因此等壯觀的大戶人家之景,楊家堂村也被稱爲「江南小布達拉宮」。

村口處的夫妻樹更是楊家堂村的一大景觀。這對古老的樟樹,交錯纏繞,根根相連,被村民們稱爲夫妻樹。它們生長在村口,靜靜地見證着村民們的生活,庇佑、守護着楊家堂村。

民宿|有明堂、伴三聽語、筱隱家堂

☕️ 咖啡|望樹咖啡、南設咖啡

餐廳|老樹廚坊、南設食肆、有明堂小廚私房菜

第二站:上田村|山水間的歷史傳承

坐落在山塢梯田之上的上田村,因地而得名。村落隱匿在路邊,往往被忽視,卻蘊藏着豐富的自然風光與歷史底蘊。

上田村由半嶺、上田、楊梅坪、山蒼殿四個自然村組成,擁有500多年的建村歷史。村子內傳統建築保存完整,使用石頭做地基,泥土做牆,延續着祖先的建造習俗,與周邊環境融合共生,保留了原始的“村落-梯田-山水”自然形態。

最便捷相遇的是半嶺村,村子就在路邊,房屋沿路兩側而建,層疊錯落,保持着原來的樣子。

漫步在上田村的田間小道上,您將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美麗,感受到歷史的沉澱與傳承。這裡是一處值得探索的自然寶庫,也是一座承載着豐厚歷史文化的人文景觀。

民宿|星空下半嶺(半嶺)、雲深民宿(山蒼殿)

餐廳|星空下半嶺土竈餐廳

第三站:酉田村|唱一曲田園牧歌

酉田村,地處高山,水貴如油,因此最初被稱爲油田,後來更名爲酉田。

漫步在村中,你會發現古道縱橫交錯,傳統建築錯落有致。黃泥和稻草混合而成的房屋散發着淳樸的鄉土氣息。村莊靠山而建,層層疊疊,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爲一體。村中的祠堂是村民們祭祀祖先的場所,周圍孩子們嬉戲玩耍,村民們交談着家常。

在村子的後面,一片茂密的竹林生機勃勃。在竹林深處,清澈的小溪流過,溪水潺潺,帶來一種與世隔絕的寧靜。

這裡的古樹名木衆多,村口那棵450年樹齡、周長3米多的馬尾松,彷彿是村子的守護者,恭迎着四方來客,成爲三都鄉的著名景點。

民宿|酉田花開、觀|酉田1868

☕️ 咖啡|牛欄咖啡、五心書院

餐廳|望鬆堂、一山一味

第四站:鬆莊村|小橋流水人家

崇山峻嶺之中,還隱藏着一座歷經六百餘年滄桑的古村落——鬆莊村。這個古老的村莊,被青山綠水環繞,被歲月的細流輕輕拂過。

走進鬆莊村,一條清澈的小溪如同一條銀帶,蜿蜒穿行在村落之間。村民的房屋依水而建,小橋流水人家,與周圍的羣山交織,構成一幅幅如詩如畫的鄉村風景。

村中的建築保存完好,木結構夯土房屋、古老的祠堂、社廟和百年石拱橋,無不散發着古韻的氣息。漫步在石板路上,空氣中充滿着詩意和生活氣息,又不乏歲月悠長的寧靜。

村內的石橋、夯土房、村民的生活場景,以及當地的咖啡文化,無不展現着村莊的獨特魅力。在這裡,時間也慢了下來。

民宿|桃野

☕️ 咖啡|溪邊咖啡小廣場、叄澗咖啡

餐廳|米造食堂

⚱️ 手作體驗|訴土陶藝工作室

列車長溫馨提醒:探秘三都古村,可換乘大巴順旅線前往,或避開擁堵逆線打卡,可選擇松陽民宿停留一晚深度感受古村韻味~

前方即將開啓本次旅程第二條線路——「四都鄉」之旅。

四都鄉位於松陽縣東北部,距離縣城僅10公里。這片神秘的土地坐擁豐富的雲霧資源,每年超過200天雲霧繚繞,宛若仙境。在這裡,有着西坑、陳家鋪、平田、塘後、湯城等五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歷史格局和傳統風貌。

依託獨特的傳統村落資源,融合傳統與現代,四都鄉吸引了全球十大最美書店之一的先鋒書店入駐,成爲一處備受矚目的“打卡點”。同時,傳統古村落資源和豐富的鄉土農事、民俗活動也爲遊客提供了深度體驗的機會。

▲四都鄉遊覽線路圖

在“五一”假期期間,四都鄉除本村村民外,將實行單向環線通行及進出陳家鋪村的人員實行交通換乘。單向環線順序:平田村→寨頭(換乘點)→西坑村→下包村。

可按照環線順序進行古村打卡!

第一站:平田村|千年鄉土文化古村

平田村,建立於北宋年間,已有900多年的悠久歷史。位於海拔最高處,常年被水汽籠罩,雲霧繚繞,因此被譽爲“雲上平田”。

村莊周圍古樹環抱,羣山環繞,散發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農耕文化氣息。傳統建築豐富多樣,古民居、祠堂、香火堂、社廟、驛站等依次相連,屋宇相通,巷道錯落有致。這些歷史文化建築,見證了平田村悠久的歷史和興盛的文化。

儘管居住的人相對較少,村裡依然保留着古道、參天古樹和宗祠的獨特景觀。大多數居民已年邁,但他們依舊守護着這片土地的文化傳承和歷史記憶。

爲了振興村落,村裡的手工作坊利用山上的柿子、茶葉沫和板栗殼進行萃取,研發出了許多文創產品,爲村民帶來了新的經濟收入。

民宿|雲上平田

☕️咖啡|爺爺家咖啡

餐廳|山家清供、翎芳魔境松陽藝堂居

手作體驗|茶纈坊

第二站:塘後村|自然與歷史,缺一不可

塘後村村民主要姓陳,始祖在南宋時期便遷此居住,陳氏宗祠至今仍然保留完好。村子四周環繞着巍峨的山脈,一年四季溫度適宜,環境幽靜宜人。

村落依山而建,泥牆黛瓦,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樸風貌。村裡還有一條通往武義的婺處森林古道,長約三公里,古樹參天,遮廕庇日。

除了自然風光,塘後村還承載着光榮的革命歷史,是紅軍路的重要節點之一。這片土地見證了革命歲月的風風雨雨,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印記。

民宿|溪山房

第三站:陳家鋪村|崖居古村典範

落在山谷之間的陳家鋪村,如一幅古老的畫卷,展現着崖居文化的獨特魅力。黃泥牆和青瓦片構成的房屋錯落有致,層層疊疊,展現出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別具一格的建築風貌。

據悉,陳家鋪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40多年的悠久歷史。始建於懸崖峭壁上的村落,完整地保留了傳統村落的歷史格局與傳統風貌。

網紅「最美鄉村書店」——先鋒書店就在這兒,掩映在雲蒸霞蔚間,造一場文藝青年的文藝夢。

漫步在村間石板路上,可以感受到歲月留下的痕跡和歷史的厚重感。古老的房屋依山而建,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就在此延續至今。

民宿|飛蔦集、春暁、雲夕MO+、雲閒裡、依山半舍

☕️ 咖啡|樢咖啡、木言木語咖啡餐吧

餐廳|山果落、三角喰、崖寮雲餐廳、老鮑農家樂

書房文創|先鋒書店、今有光文創商店

列車長溫馨提醒:在西坑村可以選擇徒步古步道的方式到達陳家鋪村,全長1.8KM,感興趣的旅客朋友可以體驗。

第四站:莊河村|雲與山築造的桃源

莊河村位於氣候溫暖溼潤的環境中,全年水汽充沛,形成了令人驚歎的自然景觀——“寨頭雲霧”。這裡是浙南少有的高山雲海壯觀景色之地,每年有200天被雲海籠罩,令人心馳神往。

當天空放晴時,您更可以俯瞰整個松陽縣城,盡覽“天都雲海”的壯麗景色。

莊河村始建於北宋政和年間,秉承着“松陽人崇信義”家置祭田、建造祠宇的傳統,完整地保留了“山水—田園—村落”的格局。百餘戶人家依山傍水而居,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爲一體。

民宿|雲影心谷、無心雲舍、九舍

☕️ 咖啡|九舍咖啡

餐廳|雲蹤覓食、山谷裡的餐廳

第五站:西坑村|山村古樸且無言

海拔超過640米的西坑村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氣候條件而成爲了一處迷人的旅遊和攝影勝地。這個坐西朝東的村莊,被四都源溪水環繞,北宋建於的鬆宣古驛道穿越而過,更增添了它的歷史韻味。

村中保存了許多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建築,這些建築不僅保存完好,還散發着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漫步在村中,你會看到土黃色的夯土房舍依山而建,與茂林修竹之景交融。

▲西坑村路邊攝影點

西坑村的土質肥沃,氣候宜人,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被譽爲“中國最優美的山村”,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自然風光和傳統建築相得益彰,無論是美麗的雲朵還是溫潤的山水,都透露着一種唐宋詩卷般的氣息,讓人心馳神往。

民宿|雲端覓境、過雲山居、雲裡聽蛙、雲棲伍間

餐廳|蛙哥餐廳

第六站:榔樹村|整村民宿體

400多年曆史的榔樹村,以村中曾有5米粗50米高的榔樹而得名。地勢北高南低,梯田式的黃土房依山而建,土夯牆壁滿是時間痕跡。

村內大多數民居都是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古樸典雅。這些建築經過歲月的洗禮,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風貌,見證了村莊的歷史變遷。

民宿|原舍攬樹

餐廳|山攬餐廳

松陽古村落衆多:村落與村落之間不盡相同,構築成豐富且獨具特色的松陽村落面貌。

豐富的業態在這幾片土地上生長起來,構築成世俗生活的縮影——咖啡館、書店、餐廳、手作工坊、松陽特色古村民宿等等,層出不窮。

在松陽,越來越多人開始用老舊的方式過嶄新的日子了。

文章來源:松陽文旅

責任編輯:孫蓓蓓 編輯:施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