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緣→雲端 聯發科的AI野心
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圖/本報資料照片
未來AI半導體需求分佈預估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將以「從邊緣AI到雲端AI的願景」爲題,於訂於5月20日舉辦的COMPUTEX 2025發表主題演講,甫於GTC大啖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外送鬆餅,外界期待輝達與聯發科將在臺灣迸出更多火花。
面對邊緣AI運算衝擊,聯發科資深處長樑伯嵩於27日AIA臺灣人工智慧學校春季論壇上指出,代理AI使推理運算需求急遽變高,約由85%的AI半導體需求來自推論應用,當中約有47%爲邊緣設備(Edge Device)。
作爲全球半導體技術與AI運算領導業者,聯發科在各式裝置、智慧家庭、車用電子、物聯網等持續推動創新。蔡力行將分享聯發科技從邊緣AI到雲端AI運算領域的願景,探討次世代通訊技術的革新。外界期待,與輝達日益緊密合作下,雙方將於COMPUTEX 2025再端出新菜,深化從邊緣到雲端AI的全產業鏈合作。
樑伯嵩指出,Reasoning(如DeepSeek R1)與Agentic AI強力帶動推理運算需求;DeepSeek推出不代表算力的縮減,低成本也是因爲僅以租賃GPU時數來計算,但是他觀察到,蒸餾後的模型將有可以放到手機、筆電中,而且會比半年前的雲端大語言模型能力更好。
而AI訓練漸趨成熟,更有助於推論應用,樑伯嵩表示,AI演進路徑開始產生變化,利用各種技術縮小模型運算消耗並維持相當算力,是AI普及化的轉折點。降低雲端AI伺服器運算消耗、並讓邊緣設備也能賦能人工智慧,另外,過往因爲機敏資訊,如醫療病例、工廠重要參數等應用場景,現在也能開始大規模導入。
樑伯嵩分析,未來AI半導體需求僅有15%用在AI訓練,推論應用高達85%、資料中心推論需求佔其中53%。根據黃仁勳喊出的2028年AI建設資本支出達1兆美元推算,屆時邊緣設備將有0.66兆美元的市場大餅。
以網際網路發展軌跡來推斷,樑伯嵩認爲AI還在早期科技發展階段,尚處於賣GPU、TPU等AI加速器階段;以大型語言模型爲例,ChatGPT每週使用人數約2億,如何使用商業模式創造正向經濟循環,甚至創造更多機會,纔是AI真正帶來價值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