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講臺主角”到“網絡主播”特殊時期,老師們是如何轉換角色的?

從“講臺主角”到“網絡主播”

特殊時期,老師們是如何轉換角色的?

“線上教學對老師們是個大挑戰,在第一次開課前一天,緊張與不安可以說縈繞於每一位老師心中……從牴觸到認同到融入到遊刃有餘,正是你們不斷地學習、不懈地努力,讓我們的線上教學綻放了不一樣的精彩,謝謝你們!”就在這兩天,蘭州市第五十四中學本部校區教務處孫亞君主任寫的一篇題爲《誇誇可愛的你們——線上教學感想分享》的文章,發佈在學校微信公衆號上,以此來給線上教學的同仁們加油鼓勁。

蘭州市的中小學進行線上教學已有兩週時間,同樣是講課,從講臺上到屏幕前究竟有何不同?從講臺“霸主”變身“網絡主播”的老師們都經歷了些什麼?這些經歷不僅僅是故事,也是我們衆志成城共抗疫情的一份力量。

爲攻克技術難關 老教師給自己做“網課攻略圖”

一會兒沒聲音了,一會兒又沒圖像了……張永林,一位從教已33年的資深教師,在蘭州市第五十四中學擔任理化生教研組組長。教學經驗豐富的他,在上完第一堂網課時的想法是:“能不能重新上一遍?”

10月26日是學校開始上網課的第一天,張永林的第一節網課安排在下午最後一節,在此之前張永林從未接觸過網上教學這種模式,57歲的他基本是電腦盲,雖然學校在此之前也對老師進行了相關的培訓,但對於不熟悉電腦操作的人來說,實際操作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一會兒沒聲音、一會兒網卡,也不知道是老師掉線了,還是學生掉線了,第一節網課越是狀況頻出,張永林越是緊張,根本無法將已備好的課完整展現出來。

下課後,張永林緊急向他的女婿求助,在女婿一步一步地指導下,他捋清了上網課所使用軟件的操作步驟,爲了不再出現操作上的疏漏,他還細心地將操作步驟寫在一張紙上,又將這張“網課攻略”貼在電腦旁。如今上了兩週網課,張永林對平臺和技術的使用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課上講得順暢,課下通過網絡批改作業、給學生網上答疑也不在話下。

被集中隔離的老師 網課設備從不離身

筆記本電腦、手寫板、麥克風、充電器……如果被緊急通知需要集中隔離,你最先想到帶什麼?朱小敏老師腦海裡首先彈出的就是這些主播裝備。

朱小敏居住的單元樓內,發現一例確診病例,因此他被劃定爲密接者,10月20日在接到需要集中到酒店隔離的電話通知後,他只有兩小時準備時間。“當時還沒有定下來要上網課,也不知道得隔離幾天,我只是下意識地想先將設備都帶上,這樣也能給孩子們網上講講題。”朱小敏就抱着無論怎樣也不能耽誤班裡孩子們學習進度的想法,將自己上網課需要用的硬件設備全部收拾妥當搬到指定酒店,到了酒店後才意識到自己很多生活必需品都忘帶了。

上網課對於朱小敏來說並不陌生,但阻礙他的首要難題是網速。酒店公共WiFi網速不穩定,上網課時連攝像頭都不敢打開,即便只用語音也會時不時卡頓,不得已朱小敏只能在WiFi和流量間不停轉換,怎麼流暢就怎麼來。在教室上課通過看學生們的表情,就能清晰判斷出學生們對一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可是現在無法使用攝像頭,看不到孩子們的臉,這個技能也無用武之地,加之一堂網課只有三十分鐘,時間緊張,與學生互動受限,所以他課外要下大功夫反覆琢磨備課內容,以達到易懂、精煉、全面的效果。

朱小敏不僅是數學老師還是班主任,一天十小時在線工作,從早上8時組織全班線上早讀開始,不僅要上自己的網課,還要監督查看孩子們上其他課的情況,甚至眼保健操、體育鍛煉有沒有好好完成,也是線上查看內容。“班主任始終在線,他們做事的狀態會更好一點。”朱小敏笑着說。

爲保證網課高質量 熬夜錄課成常態

對於物理老師祁國丹來說,上網課的裝備齊全、技術熟練,居家網速也不成問題,但難住他的是上課環境。祁國丹和愛人分別是不同初中學校的物理老師,家裡還有一個正上初三的兒子和一個剛一歲半的女兒。週一到週五,一家四口人,每天兩個要上網課,一個要聽網課,還有一個小搗蛋。“幸好在去年年初時,因疫情學校開始上網課,抓緊配齊了設備,不然這會兒就麻煩了。”祁國丹說,正是從去年上網課開始,他開始研究各種錄視頻、做圖片的軟件以及各種便於網上板書的硬件,現在對這些技術使用得已比較熟練。

但今年居家上網課又出現新問題,女兒太小,白天會在家中製造各種背景“音樂”,還必須得有一個人寸步不離地照看她,如果在這種環境中線上直播,搞不好一堂網課就會“翻車”。因此,他和愛人在晚間等小女兒睡着後,纔開始錄製第二天需要上的課,自從開始上網課後,他每天都是深夜2時以後才能休息。

“上網課更考驗備課水平。”祁國丹覺得這是網課與線下上課最大的區別。基於保護學生視力,一堂網課限定時間是30分鐘,而線下一堂課是45分鐘,這就意味着老師必須將45分鐘內講的內容精煉到30分鐘之內。往往爲講好一節30分鐘的網課,他前期要花費兩三個小時備課。“初三課程緊,現在每節課幾乎都是新內容,知識密度很大。”祁國丹想盡可能將課件做得精煉、易懂,這樣也便於學生們掌握,從每天網上批閱的作業來看,學生們掌握得還不錯,這讓每天熬夜錄課,只能休息五個小時的祁國丹很欣慰。

克服困難上好網課

爲居家抗疫盡一份力

孫亞君老師帶的是語文課,相比較理科課程,語文課更講究意境,爲了體會文中作者的思想,線下課堂上可以讓同學們朗讀多遍,感悟文風,即興表演文中角色,或是辯論等,但在線上授課模式下,這些教學方式都受到了極大限制。孫亞君打趣地說,就是那個手寫板書的美感也比粉筆板書差遠了,這對強調字體美感的語文老師來說,也是需要克服的心理關。

網絡易卡、上課時間縮短需要語言精練、克服環境干擾,這對每位上網課的老師都是一大挑戰,但這阻礙不了老師們對教學的熱愛與責任。孫亞君說,在這個特殊時期,從“講臺主角”順利轉換成學生們喜歡的“網絡主播”,這是老師爲居家抗疫應盡的職責,也是力所能及的付出。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