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想閃退科創板看科創板IPO,獲得何種啓示?

醞釀數月、距離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僅一週時間,聯想集團(00992.HK)就經歷了從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到撤回申請,其撤回速度之快,令外界一片譁然。事實上,今年以來,終止科創板IPO申請的企業不在少數,其中不乏雲知聲、銳芯微等在一級市場炙手可熱的獨角獸企業,聯想止步科創板IPO只是一個縮影。在新監管時代下,類似這樣的科技企業,輿論風險點還有哪些?企業可從聯想案例中,獲得何種啓示?

聯想止步科創板IPO 科創屬性不足成關鍵

2021年9月30日,港股上市的聯想集團向上交所遞交登陸科創板的招股書獲受理。10月8日,上交所公告,聯想集團和保薦人中金公司分別向上交所遞交了申請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上交所決定終止對公司公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審覈。

10月10日,聯想集團發佈公告稱撤回科創板上市,是考慮到公司業務規模及複雜度,招股說明書中的財務信息可能會在申請的審閱過程中過期失效。同時,也是審慎考慮最新發行上市等資本市場相關情況後作出的決定,不會對集團財務造成不利影響。

10月11日,聯想集團H股一度大跌超17%,市值跌破900億港元。該新聞報道內容被國內各大新聞媒體報道轉載,“聯想折戟科創板”話題熱度迅速攀升。在監測期內,新聞媒體是事件話題的傳播主力,發佈的報道總量爲23615篇,佔總報道量的75%;社交媒體對事件的關注度相對較低,報道數量約爲7421篇,佔比23%。

數據來源:譽雲大數據系統

在經歷以往幾次負面輿情事件後,聯想的社會聲譽一降再降。據統計,聯想不是今年來唯一終止科創板IPO的,但它卻是產生負面輿論較多的一個。相關話題下,報道的情緒表達以中立爲主,達67%;負面情緒其次,佔比23%。

數據來源:譽雲大數據系統

通過統計及分析媒體報道熱詞發現,新聞媒體對聯想折戟科創板的主要關注點在於聯想的企業發展、IPO史,包括財務狀況等經營數據,以及對科創屬性不足、研發投入低及高管薪酬水平過高等方面的延伸解讀。

數據來源:譽雲大數據系統

輿論聚焦之一,核心技術和科創屬性過低

科創板日報:對比思考科創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這一定位,聯想集團借已有市場優勢,以佔比不高的業務爲切入口,在營收、研發人員、專利數量、研發投入等方面的科創屬性要求上,處處降低身格來擠入市場究竟是否合適,也是有待國內資本市場及監管層博弈、研究的內容。

金融投資報:聯想集團各項指標都滿足了“科創屬性評價標準一”的要求,然而深入分析不難發現,其研發支出低於同行水平,更遠低於科創板企業的平均水平。不僅研發支出偏低,聯想集團在發明專利上的含金量也很低。此外,聯想集團本身業務模式的創新程度也頗受質疑。作爲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聯想集團近九成收入來源於智能設備業務,但該業務的科技含量並不高。

雷鋒網:多位投資領域人士表示,如果這麼低的研發比例的企業提交科創板申請,基本上是肯定要被否的;也就是說,這樣的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那麼科創板就沒有任何 “威信” 可言了。

輿論聚焦之二,高管鉅額薪酬是否合理

金融投資報:一邊是負債高企,另一邊卻是公司高管每年領取鉅額薪資。招股書顯示,2020年,聯想集團董事、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在公司領取的稅前薪酬合計達到9.34億元,佔當期淨利潤的比例超過11%。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聯想集團共有9名董事、13名高管、7名核心技術人員,據此測算,上述人員平均年薪水平超過3220萬元。

雷鋒網:聯想高管的工資過高,尤其是股權薪酬都集中在了高管層面,這會讓公司的中下層員工心裡不平衡,容易導致不良的企業風氣。聯想高管的薪酬過高,鮮明對比之下,給第二大股東-中國科學院的分紅過少,這作爲上市公司來說,這是比較畸形的。

時間財經: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錶示,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以來,聯想集團的貿工技模式屢屢被國人詬病,IPO既是試金石,又是照妖鏡,十年貿工無人問,一舉IPO天下知,投資人不僅窮追聯想集團股權關係,還對管理層薪資深挖,讓聯想集團管理層的“種種劣跡現形”,市場本身更是認定了聯想的貿工技的“僞科創”,投資參與熱情越低,監管也無法通過,終止狀態說明監管層已經不給聯想任何機會。

“終止審覈”成科創板高頻詞 企業輿情風險持續上升

時至今日,聯想集團不僅在自身發展道路上遇到了困境,當下還面臨着輿論之困,此番衝擊A股科創板已成一場空。但事實上,與聯想類似的在科創板終止申報企業還有很多。

例如易來智能,自稱“將物聯網技術、照明控制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應用於照明產品”,其科創板IPO於2020年12月30日獲受理、2021年1月28日獲問詢,隨着公司信息的不斷公開,其科創屬性罕見地受到連續追問,很快就陷入負面消息纏身的狀態。同時,包括大客戶依賴、米家產品銷售佔比高等受到媒體報道的問題,也均是兩次問詢函中較爲關注的內容。在歷經上交所的兩度一連串的問詢後,易來智能終止了科創板IPO。

同樣就在前不久,在完成三輪問詢回覆後,貝斯達於8月8日主動撤回材料,該公司曾在新三板掛牌,隨後轉戰A股創業板,於2018年1月上會被否決,本次科創板申報期間被多家媒體質疑核心技術存疑、合同糾紛、應收款項激增等問題。

據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A股共有153家企業終止IPO,其中81家來自創業板,佔比爲52.94%;53家來自科創板,佔比爲34.64%。撤單的原因,一方面與今年不斷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的監管要求有關,主要體現在現場檢查和問詢力度上,結合今年科創板審覈情況來看,IPO審覈與註冊階段早已開始從嚴。另一方面,媒體報道對企業的關注點也會引發監管層及市場關注,引發輿情風險。因此更想討論的是,這些企業輿論風險點還有哪些?應該怎麼改善公司治理,與時俱進。

根據規定,科創板企業需要符合“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因此申報企業是否具備科創屬性、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等問題,是衡量企業科創含量的第一考量,也是媒體對科創板企業的第一關注點。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對目前正常排隊的IPO企業進行了全網搜索,據統計數據,媒體關注企業的焦點集中在:毛利率及淨利率、關聯交易及利益輸送、營銷與研發問題、大客戶及供應商問題、業績問題、股東及股權問題、實控人及高管問題、應收賬款問題、內控問題、現金流及償債能力、募投項目質疑、訴訟糾紛、信披質疑、專利問題等方面。

在強監管和全面註冊制下,科創板當前擬申報以及在審IPO企業的所面臨的潛在輿情風險只增不減。在此趨勢下,一方面,擬申報科創板IPO企業需迴歸創業初心,加大研發投入,做中國頂尖的科技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增強二級市場投資者信心。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絕大部分科創板申報企業都是B2B型,申報IPO前媒體關注度較低,因此企業對輿情風險意識也相對較低。然而隨着科創板企業進入發行階段,媒體關注度將會進一步提升,尤其是權威媒體的報道,對於監管層具有一定影響力。因此企業還需重視輿情環境的變化,對於外界存在誤解的信息及時澄清迴應,並通過媒體對外展示出公司良好的發展前景。(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