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閉幕:韌性健康城市多部門行動路徑(MAP)宣言發佈,交出“未來城市”設計藍圖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盧陶然 巴庫、北京報道

你對“未來城市”有多少遐想?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城市中,頻現風電機、太陽能板和新能源車,精細分類的垃圾桶設置在街角,放眼望去皆是綠樹與青草地,綠色、高效、整潔、宜居、可持續等亮眼名詞不斷在腦中浮現。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已於近日閉幕,大會通過了20項決定,達成了一攬子成果,其中便包括《COP29 韌性健康城市多部門行動路徑(MAP)宣言》(以下簡稱“MAP宣言”)。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COP29主席國阿塞拜疆與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聯合發起了MAP宣言,重點關注應對城市環境中的氣候變化挑戰。MAP宣言呼籲從地方到全球層面加強跨部門參與,重點關注健康城市、城市可持續交通、氣候適應力、綠色建築、城市農業和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以及城市氣候融資,打造具有恢復力和包容性的城市,包括國家和城市在內的160多個利益相關方已簽署了該宣言。

“城市是生產生活的主要聚集地,各類要素資源集中,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集聚,全球及區域氣候變化與城市氣候效應疊加,使得城市遭受的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更爲嚴峻。”在COP29“積極防範氣候風險 建設低碳韌性城市”中國角邊會上,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指出,爲強化城市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正積極探索城市低碳發展和韌性建設的經驗模式。

加強早期預警和氣候適應

什麼是“韌性城市”?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韌性”一詞開始只出現在生態學領域,在2002年被倡導地區可持續發展國際理事會(ICLEI)納入城市建設與防災減災領域,其定義“韌性城市”爲——城市能夠憑自身的能力抵禦災害,減輕災害損失,併合理地調配資源以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

隨着韌性城市理論的日益完善,韌性城市的建設路徑逐漸清晰,世界各國開始重視韌性城市的實踐和落實。英國政府在2015年發佈《韌性倫敦規劃》,倡導政府、機構、公民等利益相關者的全社會參與;美國298個地方政府中已有59%的地區制定了各種形式的韌性城市規劃;日本作爲災害高發國,提出了“強大而有韌性的國土和經濟社會”的總體目標,相應出臺了《國土強韌化基本法》。

我國也將韌性城市的建設提上日程,“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將“韌性城市”的概念納入國家戰略規劃之中,明確提出要順應城市發展新理念新趨勢,“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

在COP29上,中國在“加強早期預警,共築氣候適應的未來”高級別會議上發佈《早期預警促進氣候變化適應中國行動方案(2025—2027)》,明確將通過助力提升發展中國家早期預警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等務實舉措,推動構建更加安全、更具氣候韌性的未來。

趙英民指出,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發展構成嚴重威脅,成爲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國政府一貫堅持減緩和適應並重,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並在做好國內工作的同時盡己所能爲相關發展中國家提供務實支持,截至目前,中國已與42個發展中國家簽署54份合作備忘錄。

爲強化城市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81個低碳城市試點和39個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建設,積極探索城市低碳發展和韌性建設的經驗模式。

趙英民總結稱,建設低碳韌性城市,一是共同加強氣候變化影響早期預警和風險評估,實施共享氣候風險普查知識、共建氣候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共享氣候適應型社會建設經驗、共促發展中國家早期預警能力提升四項重點行動,推動構建更加安全、更具氣候韌性的未來。

二是共同促進全球綠色低碳和氣候韌性轉型,因地制宜建設清潔能源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攜手推動全球低碳韌性城市網絡建設。

三是共同打造城市氣候夥伴關係,加強城市間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促進資源共享、技術交流和經驗互鑑,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趙英民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指出,面對越來越頻發的氣象災害,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所以從立即減輕生命和財產損失的角度,“適應”更顯急迫和重要。我們呼籲各方要減緩和適應並重,給予適應更多資金和關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在全球建立極端天氣早期預警系統,中國也積極對發展中國家通過南南合作幫助提升其“適應”能力,比如中國與埃塞俄比亞聯合開發的雲端早期預警系統,爲埃塞俄比亞氣象基礎設施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顯著提升其應對氣象災害能力。

“適應資金是氣候資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於發展中國家實現《巴黎協定》相關目標、保護受到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社區和人民十分重要。目前,適應資金仍存在較大缺口,無法滿足發展中國家日益增長的需求。”趙英民在COP29適應資金部長級會議上強調,中方認爲應增加資金規模、提升資金質量、提高資金透明度並增加資金可獲得性,彌補發展中國家資金缺口,支持發展中國家適應活動。

人工智能助力低碳社區建設

與韌性城市不同的是,可持續社區是更爲基礎的單元,前者更側重於城市在面對衝擊和壓力時的適應能力和恢復力,後者主要關注如何通過資源效率、環境保護和社會公平來提升生活質量。

從能源的智能化管理、電子垃圾的循環利用、物業老舊系統的更換到商業化發展,可持續社區的建設路徑在COP29引起了熱議。

在生物圈三號解決方案館邊會上,塗鴉智能市場及戰略合作副總裁兼CMO那競丹表示,社區作爲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間,其可持續性不僅關乎環境未來,更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質量,而人工智能技術是實現可持續社區目標的重要方式之一。

“據全球諮詢機構IDC測算,從當前至2060年,AI技術到2060年將助力減少350億噸碳排放,技術減碳貢獻佔比將逐年提升,至2060年將至少達到70%。”那競丹表示,人工智能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能源的效率,促進綠色低碳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更有利於在節能減碳的技術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帕夏物業管理公司首席營銷官Riad Salayev從物業管理的角度探討了數字能源的潛力與挑戰。他提到,公司通過老舊系統的替換和新技術的引入,提升了建築能源效率。但在技術整合、投資回報評估以及專業人才短缺等方面仍存在障礙。他強調,跨行業合作是實現數字能源轉型的關鍵。

可持續社區在中國的探索實踐

可持續社區的一個案例是深石集團在深圳打造的“生物圈三號”碳中和社區。深石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天介紹,中國碳排放的四分之一和建築及社區的運營相關,如何通過對於建築節能和智慧運營、新能源替代、碳資產管理的綜合應用來實現高效、經濟化的碳減排,是潛力巨大的商業機會。

張天指出,深石在打造生物圈三號碳中和社區的過程中,有三項問題是思考的重點:第一,碳中和社區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不同於工業品,無法單純用快速規模化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因此需要有應對高複雜度的解決方案;第二,挖掘社區中的用戶真正需要的內容,針對性做更多的觸達和滿足;第三,項目如何從投資角度實現商業可持續。

圍繞這三個問題,生物圈三號社區開展了實踐。深石與鹽田區政府合作,以大梅沙爲核心區域規劃了3.2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設區域,區域覆蓋了2萬常住居民,和每年超2000萬人的遊客,通過“減”(建築節能與運營提升)、“替”(新能源替代)、“抵”(碳資產管理應用)等綜合手段,目標在2028年底實現40%的碳排放削減,相當於減少2.4萬噸碳排放。目前,項目第一年已經超額完成了首年預計的減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