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驗船中心守護海洋 引領減碳浪潮

驗船中心在董事長謝謂君(中)、執行長鄭志文(右)及總驗船師黃建樺(左)的帶領之下,爲船舶安全把關並貢獻專業。圖/驗船中心提供

今年,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簡稱CR)爲我國港口和海域迎來了許多令人驕傲的成就,在驗船成果上,近期引爆觀光熱潮的「新臺馬」輪,結合設計美學與舒適船艙空間,爲往返馬祖和臺灣本島之間,開啓一段全新的島嶼之旅,7月中旬交付的「環海翡翠」輪爲首艘國造的海事工程船併爲全球第二大浮吊船,技術層次及工法乃我國造船史上之最,成爲國內離岸風機運輸與安裝的生力軍,未來更會拓展服務至國際離岸風電市場。

船舶的建造及營運,不僅需要造船廠的努力、航運公司的投入、船員的付出,更要確保每艘船舶都符合最高的安全、環保標準。CR正是增進船舶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守護者。「新臺馬」輪及「環海翡翠」輪都是自建造階段起,就由CR審圖工程師及現場驗船師負責圖面審覈及全程駐廠確認各項結構、設備符合規範及法規要求,專業的工作讓一塊塊普通鋼板轉變爲不同功能的海上巨人。

CR董事長謝謂君表示,CR成立迄今已經超過72年,透過不斷砥礪自我,厚植技術能量,持續於航運產業深耕努力,爲我國船舶執行各項檢驗工作,確保船舶符合國際公約,順利航行於世界各地。一向被航運業界視爲安全管理績效成績評比最高殿堂的東京備忘錄(Tokyo MOU),多年來CR及我國船舶分別名列於最高等級的「高表現度(High Performance)」及白名單「White List」。

謝謂君表示,CR不僅是船舶檢驗機構,同時也扮演我國航運產業技術智庫角色;針對近年來國際節能減碳議題持續升溫,未來以徵收碳費等機制來達到零碳排的全球戰略目標,勢必促使海運業開始力行減碳、導入替代燃料甚至零碳燃料,爲此驗船中心已訂定了「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準則」、「船舶使用甲醇/乙醇燃料準則」、「船舶使用氨燃料準則」等多項替代燃料技術準則供業界參考使用,全力協助我國航商與國際法規接軌,鞏固臺灣在全球航運中的重要地位。

CR執行長鄭志文進一步說明,爲了協助航商所屬船舶有效減少碳排,CR自主研發「航行最佳化」計算程式CRVO(CR Voyage Optimizer)。該程式以基因演算法爲基礎,可提供船東最低成本、最低碳排的雙目標最佳化航行規劃,程式也可以爲航商需求客製化調整,使航商能有效降低碳排量與營運成本,進一步提升國際營運競爭力;此程式已成功刊登於知名國際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MSE),該期刊在海洋科學與工程領域均具高影響力,且屬於極高學術品質的SCIE等級指標性國際學術期刊,顯示CR研究的創新演算及有效性已深受國際肯定。

董事長謝謂君強調,CR以確保船舶航行安全及環境保護爲使命,爲航運產業的發展貢獻技術和專業,同時也將持續關注併發布即時國際海事組織及歐盟的法規動態與發展供業界參考,支持我國航運產業維持優質、高效營運,加強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產業升級、創造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