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乳癌禍首!醫:這樣吃最毒

高溫油炸會使食物「變性」,併產生有毒物質。(示意圖/達志影像)

癌症高居國人死因榜首,大腸癌及乳癌幾乎連年稱王、稱後,腎臟科醫師表示,許多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其實很毒,其中的關鍵因素是「高溫烹調」,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油炸,吃了最容易致癌。

臺灣十大癌症中的大腸癌、乳癌,都與高溫烹調息息相關,《早安健康》報導,林口長庚臨牀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指出,高溫烹調會使食物「變性」,併產生許多有毒物質,恐是造成癌症的潛在危機。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翁正昊表示,最常見的高溫烹調就是油炸,以炸薯條爲例,澱粉和麪粉經過高溫烹調,很容易產生「丙烯醯胺」,會對神經及生殖器官產生毒性,與泌尿系統相關的癌症也有關。

此外,蛋白質類的食物,例如肉類經過油炸、大火煎烤等高溫烹調後,容易產生「異環胺」,可能導致大腸癌或乳癌。翁正昊醫師建議,若食物要裹粉油炸,油溫不要超過攝氏175度;若使用烤箱,則建議控制在攝氏190度以下;旋風烤箱則建議在攝氏200度以下。燒烤時若不小心把食物烤焦,許多人會把焦黑的部位去掉後照吃,但翁正昊建議,連沒有燒焦的部分都最好不要再吃,以免升高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