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免戴口罩 臺大醫示警「做1事恐染猴痘」

臺灣猴痘個案持續上升,目前已累計近30例。(圖/shutterstock)

臺灣猴痘個案持續上升,而猴痘主要以性接觸傳播,但也可能透過飛沫感染,臺灣昨(17日)起搭大衆運輸工具可免戴口罩,臺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世上沒有零風險的事,但大家不用太擔心,若想將風險降到最低,搭長途車可自主戴口罩,且不要亂摸車上的東西后又觸碰眼口鼻。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4月15日臺灣已累計37例猴痘個案,且以本土個案爲主,共計32例,最新通報分別來自桃園、高雄,桃園4人最近都沒有出國;而近日一起高雄案例疫調曾出入過北部高風險區域,引起民衆關心討論。

疾管署表示,猴痘的傳染途徑主要是以「性接觸」爲主,但接觸到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其中飛沫傳播需要長時間面對面接觸纔有可能。由於猴痘主要靠性接觸傳播,所以有些人會隱瞞,導致疫調上有困難。

根據《TVBS》報導,臺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世界上沒有零風險的事,但大家也不用太擔心。搭乘大衆運輸工具,短程一般不用太擔心,搭長途車且又和猴痘感染者坐很近,若擔心飛沫傳染,可自主戴口罩,另搭乘大衆運輸時,不要亂摸東西又接觸眼鼻口。

疾管署也提醒,民衆若發現皮膚上出現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皰等,且有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疑似感染猴痘的症狀,建議儘速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