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農夫山泉,是對宗慶後最大的褻瀆
2月25日,中國民營企業的代表人物宗慶後去世。
很多人帶着娃哈哈AD鈣奶,前去弔唁,以紀念這位德高望重的企業家。
但在互聯網上,有人卻成功帶起了這樣一個節奏:
打倒農夫山泉!
鍾睒睒賣國,賺黑心錢!
一些所謂的財經大V發文稱:鍾睒睒擔任娃哈哈口服液在海南和廣西的代理商時,偷偷地將海南的貨物高價賣到廣州,因此遭解僱。
又說,農夫山泉是靠着貶低娃哈哈等品牌的純淨水才成功的。
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3月3日,也就是宗慶後“頭七”那天,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發表了一篇長文,迴應網上大量對他和農夫山泉的詆譭。
主要回應點有四:
一,第一桶金並非來自娃哈哈。
鍾睒睒稱,他於1988年辭去《浙江日報》記者工作,下海經商。
1990年前後在海南成立了大成窗簾公司,將杭州生產的窗簾布運到海南銷售,並逐漸將窗簾業務發展到北京的王府井、燕莎百貨。
所以,窗簾生意纔是他創業所得的第一桶金,而非網上傳言“第一筆創業收入來自娃哈哈”。
二,和娃哈哈的淵源。
1991年,鍾睒睒去杭州清泰街娃哈哈總部拜會宗慶後,之後宗慶後邀他一起去看他剛收購的罐頭廠。
鍾睒睒看到專業的罐頭生產設備都閒置着,想起了當時東南亞一些地區流行的八寶粥罐頭,他把這個創業的想法告訴了宗慶後。
後來鍾睒睒還託人從新加坡帶回六罐當地的八寶粥產品並送至宗慶後家中。
鍾睒睒稱,宗慶後很高興,覺得他的這個建議有市場,後投入研發並研製生產了大家非常熟知的娃哈哈營養八寶粥。
宗慶後還提議鍾睒睒在廣西、海南成立娃哈哈辦事處銷售娃哈哈兒童營養口服液。
鍾睒睒從未在娃哈哈領薪、更談不上因衝貨(經銷商違反經銷協議,進行產品跨地區降價銷售)被開除。
三,衝貨的前因後果。
當時海南、廣西市場消費需求並沒有達到預期,鍾睒睒跑遍市場也難以將娃哈哈的產品銷出去。
之後,有幾個商貿公司到海南問鍾睒睒進貨,他才得以將進貨出清。
後來,他了解到,兒童營養口服液這個產品在廣東是有市場的。
於是在很多年後,他開玩笑說:當年我們在海南沒賣出去的娃哈哈,估計是被賣去了廣東,如果放到現在就要被認定爲“衝貨”。
沒想到當時隨口的一句戲言,現在竟成了他“忘恩負義”的罪狀。
鍾睒睒稱,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各類管理都十分粗放,渠道管理、衝貨這些現代銷售理念在當時根本無從談起。
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待當年的問題,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四,天然水和純淨水之爭。
“天然水”,是農夫山泉起家的概念。
鍾睒睒稱,2000年後,天然水與純淨水之爭沸沸揚揚,作爲該場爭端的兩位“主角”,娃哈哈與農夫山泉雙方互有訴訟。
但最終宗慶後與他在當時杭州市主要領導的見證下握手言和。
時至今日,他仍然堅持認爲,水中的礦物元素對人體健康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他堅持生產天然水的原因。
印象中,鍾睒睒一直低調,很少公開說話,更別說發文章了。
但現在互聯網的輿論極其撕裂,鍾睒睒發這篇長文,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對農夫山泉的一次正名。
從消費角度來看,消費就是消費,你覺得東西好,買,覺得不好,不買就行了。
但現在,總有一些人希望藉助拉踩企業和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對立,來給自己創造流量。
說什麼以後只喝娃哈哈了,愛國的人,都應該抵制農夫山泉。
好像一遇到什麼事,不抵制點什麼,不扣上點什麼帽子,生活就缺少了意義。
飲用水這個東西是無辜的。
無論是天然水,還是純淨水,市場上都有需求,哪個好,消費者自然會給出判斷。
但偏偏有人不管喝了什麼水,都能憋出一肚子裡的壞水,藉助微博等一些平臺推動,把互聯網弄髒,把企業弄髒,把企業家弄髒。
一次次地擴大惡意構陷的邊界和想象空間。
上一次,司馬南舉報聯想,舉報出來什麼呢?
無非是一些所謂的“大字報”,聯想如果真有問題,還能好好地活到現在?
相反,這些看似愛國,實則惡意的話語,讓很多品牌、企業、乃至內資外資戰戰兢兢。
不敢投資,不敢擴大生產,到頭來,就是消費和經濟的萎靡。
農夫山泉的興起,和娃哈哈一樣,都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
鍾睒睒記者出身,走南闖北,種過蘑菇,搞過養殖,擺過地攤,和宗慶後一樣,創業經歷豐富。
同時兩人也都是每天最後離開公司的人。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一段膾炙人口的廣告語,一個很好的消費賽道。
1993年,鍾睒睒再創業,成立海南養生堂藥業有限公司,打響了養生堂龜鱉丸、清嘴含片、成長快樂等品牌,讓他一戰成名。
1996年,養生堂拿到浙江千島湖的取水許可證,開始進入飲用水行業。
宗慶後是騎着三輪車挨家挨戶送飲料冰棍,鍾睒睒他也是親自調研市場,挨家挨戶敲門,請消費者品嚐農夫山泉,讓他們給出意見。
2012年至2023年間,農夫山泉連續12年保持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佔有率第一。
擠掉娃哈哈,壓住康師傅。
這都是市場的選擇,之所以市場選擇了農夫山泉,也是因爲農夫山泉的戰略做得好。
娃哈哈迄今爲止,王牌產品還是AD鈣奶、營養快線。
反觀農夫山泉呢?
礦泉水、茶飲料、果汁飲料、功能飲料……農夫山泉幾乎每個領域都把握了消費痛點。
比如現在人追求健康減糖,早在2011年,農夫山泉就推出了只用茶葉,不加糖的瓶裝茶“東方樹葉”, 隨着消費市場的升級,市佔率不斷上升,一躍成爲無糖茶品類的龍頭。
此外,水溶C100、農夫果園和尖叫,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今天農夫山泉的市場地位,絕非構陷同行,背信棄義,而是實實在在地抓住了消費的痛點,及時承接了市場的需求。
相反,娃哈哈卻因爲很難拿出創新性的爆款,市場存在感才越來越低。
這裡面有着企業家自身的侷限性,也有着企業良性競爭的必然因素。
借“愛國”等道德因素去批判企業、企業家,實則是把市場問題上升爲網暴行爲。
破壞的,則是整個營商環境的活力和氛圍。
實事求是地講,宗慶後也好,鍾睒睒也好,拿着放大鏡看,都不是完人。
就像有人提到的,娃哈哈的AD鈣奶、營養快線、爽歪歪這些奶製品,雖然主打營養,但沒有一個蛋白質含量超過1.0g/100g的,哪有多少營養?
其次,很多產品都難以擺脫“借鑑”、“模仿”的影子,創新力度堪憂。
農夫山泉呢?產品被質疑虛假宣傳的詞條也是一搜一大堆。
但是,企業的是非,終究是通過市場和法律去判斷的。
無論是鍾睒睒還是宗慶後,他們的命運因改革開放而改變,他的成功也都是中國企業發展路上的代表性的符號。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之所以要改革開放,搞市場經濟,就是爲了破除二元對立、狹隘偏執。
用捕風捉影的方式來定義這些企業家,定義我們的企業,只會讓人人自危,商業活力又從何而來?
今天我們紀念宗慶後,甚至說要把娃哈哈舊廠遺址作爲改革的一個象徵,就是爲了宣傳開放、多元、包容的改革精神。
反之,內鬥內耗、惡意構陷、二元對立纔是對宗慶後老先生最大的傷害和辜負。
鍾睒睒說過:“只聽一個單一的聲音,那一定會讓這個聲音走向愚昧。”
遺憾的是,給企業家扣“賣國”帽子的現象,在近年屢屢發生。
一些所謂的大V博主,利用民粹、反智、極左、網暴的行爲,嚴重干擾我們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對世道人心也是極大的傷害。
讓很多企業家戰戰兢兢,不敢露頭,甚至都不敢出來說話了。
以至於有的人還被迫把資產轉移到海外,以尋求資本安全。
對於企業家,或者企業來說,只要他們的行爲不違法,能給社會創造財富,創造就業,就是好的。
我們也只有平常心對待這些爭議,才能呵護好宗老趟過的改革春風,營造好開放、多元、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
打倒農夫山泉,並不是告慰宗慶後的在天之靈,相反,這是對他最大的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