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墘公園地下停車場啓用 柯文哲:每天做一點改善內湖交通

大港墘公園地下停車場電動汽車格位設有地鎖,限制電動車纔可停放。(張立勳攝)

臺北市內湖交通問題長期令人詬病,內湖之心大港墘公園地下停車場15日啓用,可供258輛小客車及176輛機車停放,周邊洲子街路邊汽機車停車格將陸續取消約200格,增加道路容量降低車流堵塞。

大港墘公園地下停車場斥資6億元,歷時2年4個月完工,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出席啓用典禮,他致詞時表示,內湖交通長期以來都是個問題,市府一直在改進,但公司和上班的人也愈來愈多,最終極的解決辦法還是興建捷運環狀線,或許哪一天有了捷運民生汐止線可以更有效改善,目前可以做多少算多少,包括港墘路拓寬會繼續做。

柯文哲強調,停車場啓用後對內湖交通可有小小改善,路邊停車會更嚴格管制,沒有辦法把問題一次解決,就每天就做一點點進步。

北市停管處營運科長羅至浩說,該停車場地面層爲大港墘公園,平時提供民衆親子游玩、休憩,地下2層停車場有258格小型車停車格、176格機車停車格,即日起開放免費試停至30日,下月起收費,小型車週一至週五早上8時至晚間8時,每小時40元,晚間8時至隔天上午8時每小時10元,週六、日與國定假日每小時20元,小型車全日月票3000元;週一至週日每小時收費10元,當日當次最高收20元,隔日令計,全日月票300元。

他指出,停車場採取全面智慧化,進出場車牌自動辨識,不必取票或感應票卡,繳費方式除自動扣繳與一般電子票證外,也可使用行動支付,此外,爲避免電動汽車格位遭一般汽車佔用,格位上設有地鎖,電動車停放時經車牌辨識後,地鎖就會下降讓車輛停入。

羅至浩表示,23日起陸續塗消停車場周邊、洲子街約200格汽機車停車格,增加車道容量,讓車流可以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