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七日談︱沈建光:2024世界經濟的亮點和挑戰

隨着疫情逐漸平息和貿易的持續恢復,2023年全球經濟從嚴重的衰退中逐漸復甦,但俄烏衝突持續、巴以衝突升級等地緣政治風險事件給全球經濟造成威脅,主要經濟體出現分化:美國經濟的增長勢頭仍保持強勁;日本迎來“失去的30年”的拐點,走出長期通縮的陰影;歐元區受高通脹、能源危機而陷入衰退的泥潭。

近期經合組織預測全球經濟增長分化程度將加劇:將美國2024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先前1.5%提高到2.1%。但是對歐元區的增長預測從0.9%的增長率下調至0.6%。展望2024年,世界經濟仍是向好與風險並存,在不均衡復甦中呈現亮點,但同時也面臨挑戰。

2024年世界經濟呈現三大亮點

亮點一:美國、日本經濟韌性較強。美國方面,就業需求的韌性仍將繼續支撐經濟活動的穩步擴張。疫情後服務業快速恢復導致勞動力需求激增,弱化了加息的影響。勞動者的薪資談判能力較強,2024年1月工資增速同比(4.5%)仍高於疫情前,支撐了美國居民消費恢復。

此外,製造業迴流對投資構成支撐。2022年以來拜登政府連續發佈《芯片與科學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試圖加快關鍵產業鏈的本土化進程,美國製造業建設支出激增。未來美國將持續聯合盟友,以“去風險化”鼓勵高新制造企業赴美建廠,也有助於推動製造業復甦進程。

日本方面,疫情之後經濟明顯復甦。激進寬鬆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協同實施和全球產業鏈重構共同推進下,2022年日本經濟開始明顯反彈。2023年核心CPI創41年來新高,正在擺脫長期通縮的局面。2023年日本春節勞資談判加薪幅度高達3.9%,爲30年來最大。若連續兩年持續大幅度加薪,“工資-價格”良性循環加快,日本有望在2024年退出負利率政策。

亮點二:資產價格上漲帶來財富效應。以美日爲代表的發達經濟體資產價格大漲,激發了財富效應。疫情後美國鉅額財政刺激加上赤字貨幣化,股票和房地產價格出現明顯上漲。2023年納斯達克指數上漲43.4%,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了13.8%。美國房地產價格不斷創新高,自2020年初至今,Case-Shiller20城房價指數漲幅已超過45%。資產價格上漲有助於改善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表,對居民後續消費構成一定支撐。

大幅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帶動下,日元貶值呈現長期化、日本企業業績的持續好轉,2023年日經225指數上漲了30.1%,超過了1991年泡沫前的高點。日本房產價格開啓上漲態勢,人口重新出現迴歸都市中心的趨勢——近兩年東京圈中心地區樓盤價格翻倍較爲普遍。日本居民的消費意願也得到了提振:日本消費信心指數從2023年1月的31,快速上升至2024年1月的38。

亮點三:降息週期臨近有助於流動性改善。加息週期下,2023年美國、歐洲通脹整體呈現下行趨勢。美國核心CPI通脹從年初的5.6%降至3.9%,其中核心商品通脹已經降至0.2%,接下來美聯儲重心是從“商品去通脹”轉向“服務去通脹”。歐元區核心通脹也從2023年內高點5.7%下行至當前3.3%。但在持續高利率環境下,主要發達經濟體面臨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和信用風險,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溢出效應,例如2023年初“硅谷銀行破產”引發的美國一系列銀行倒閉。

美聯儲與歐央行有望在年中開啓降息週期。2024年1月,歐美央行都召開了最新的議息會議,並且均維持當前貨幣政策不變。不過,從央行會議聲明的措辭變動來看,美國和歐元區正在爲2024年可能的降息進行鋪墊。市場預計美聯儲在2024年年中開始降息,最新點陣圖顯示2024年預計累計降息75BP。歐央行行長拉加德稱首次降息或在夏季。隨着美歐降息週期的臨近,全球流動性環境有望整體改善,美元強勢或將告一段落。

影響經濟恢復前景的三大挑戰

挑戰一:歐洲經濟持續低迷。歐洲央行持續加息的政策效果正在“浮出水面”。高通脹制約了工業生產並削弱消費信心,經濟下行趨勢短期內難以扭轉。歐元區工業生產指數同比自2022年多次出現負增長,零售銷售指數也連續14個月負增長。歐洲經濟先行指標也大幅走弱,歐元區與德國PMI連續19個月低於榮枯線。

2023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零增長。2024年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歐元區2024年經濟增長0.9%,較此前預測下調0.3個百分點,這是由於2023年經濟表現不如預期所產生的延續影響。

挑戰二:美國經濟仍有硬着陸風險。一方面,一旦財政刺激退坡超預期,可能導致美國經濟明顯放緩。新冠疫情後美國政府向居民部門實施大規模轉移支付,居民形成大量超額儲蓄。2023年美國超額儲蓄顯然對衝了貨幣緊縮帶來的負作用,支撐居民消費保持韌性。但隨着財政補貼不斷減少,2024年超額儲蓄對消費的支撐因素將逐漸減弱。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目前美國居民收入中“僱員報酬”部分佔比在62%以上,已回到2019年的水平。

另一方面,高房貸利率制約美國買房需求恢復。美國抵押貸款利率自2022年初以來已經翻了一番。在高利率衝擊下,普通民衆的首次買房和置換需求被迫擱置。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稱,2023年僅賣出409萬套二手房,自1995年以來的最低。同時,市場供應也面臨短缺,二手房庫存從2019年174萬套降至2023年的106萬套。買家爭奪有限的房源,美國樓市陷入“量跌價漲”的境地。

挑戰三:地緣政治衝突加大不確定性。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也呈現區域化、逆全球化趨勢,重要環節和關鍵產品呈現本土化、近岸化趨勢,這對全球貿易的增長造成了不小衝擊。俄烏衝突下,受能源價格大幅震盪、供應鏈不暢等影響,2023年歐洲許多製造業企業被迫減產、停產或者生產線外遷,製造業企業投資受到抑制。

近期美英對也門胡塞武裝目標發動空襲,顯示巴以衝突已經擴散到中東地區。大量能源供應和貿易運輸經由紅海水域,持續阻滯或將再度推高通脹水平,歐洲能源供應也將面臨衝擊。持續地緣政治和地區衝突的緊張局勢下,各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有可能加劇,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作者系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值班編輯: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