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生活的維度》 策展以家爲底梳理人與物件

《打開生活的維度》引領觀者探究生活物件。(ss space space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集結9位臺灣中青藝術家及品牌,由邱韻蓁策展的《打開生活的維度》,近日在近北市八里區的全新實體空間ss space space,以「家」爲基底空間,邀請觀者一同檢視生活,梳理人與物件的關係。

包括周育正、羅智信、顏妤庭、胡鈞荃、謝佑承、張家翎/messagingleaving、江蕎勤、徐瑞謙及朋丁參與了這次展覽,胡鈞荃的單頻錄像作品《未名》,以3D掃描的植物模型重組成類似有機體的生物,像是雕塑般捏塑出自己腦中的空間印象,藉此熟悉又陌生的感知經驗,詰問何爲日常真實。

江蕎勤系列作品《Nest and Nuts》,㨂選現實中工業原料及黑陶並置,呼應光、影,乃至整個展場空間;顏妤庭《Body Plate》系列器皿轉化自日本的女體盛文化,重新創造一種連結身體和日常食物的媒介,讓去性別的人形也是可觀可用的器物。

周育正《刷新、犧牲、新衛生 2/2》來自其「刷新、犧牲、新衛生、傳染、清新、機器人、空氣、家政、潔克幫、香菸、戴森、現代人」系列創作,以盤的裝置協以英文字羨,簡潔的視覺化感觸,提示着觀衆依循語言系統、造型背後的工序,開啓對當代社會機制的另一種批判與思考模式。

羅智信擅長轉換與實踐創造出不同的材料與空間的關係,《Cat Litter Cat (蹲着) 》應用貓砂塑形出「貓」的造型,令貓砂本身具有的清潔功能與貓的污穢產物看似對立卻也並存,轉譯出別樣的雕塑形式。

徐瑞謙將帶來本次展覽中最巨大的創作,其鋼鐵雕塑的皺摺樣式來自藝術家的反覆鍛打,造成石膏收縮堆砌,球體向內擠壓空間,而創作的精神性也透過身體勞動外顯在可見與不可見的時間痕跡之中。

朋丁以《A Coffee Table Book》爲題,以一系列書籍組合,提供書不只具有傳遞資訊功能,也是美學文化的表述方式;謝佑承本次展出的裝置作品以火炬爲題,透過燈管建構出有如營火般的造型,探索「信號」、「記號」等載體與事物間的抽象化經驗;張家翎本次展出一系列結構雕塑作品,透過木頭、金屬、石頭三種媒材,探究如何以最少干預的狀態,使其傳達出豐富的物理特性,並揭示其與其他部件的依存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