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多多?廣色域“專業”顯示器真的值得買嗎

1顯示器的專業色準會一直保持嗎?回頂部

[PConline 雜談]最近,關於顯示器的討論突然火熱起來了,好些朋友都諮詢筆者某顯示器值不值得買。有廠商發佈了4K顯示器新品,按照官方參數,該產品支持較爲完整的Adobe RGB和DCI-P3色域,ΔE更是控制得極好,與此同時其定價還非常吸引人,再次詮釋了性價比。4K、廣色域、色準好、平價……這看上去,儼然就是打破專業設計顯示器高價神話的破局之作,用普通價格享受極致色彩的時代,似乎要來臨了。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對於真正打破市場格局的好產品,大家從來都是鼓掌歡迎的。不過,大部分用戶對於專業顯示器以及其使用的瞭解,並不見得有多麼深入;平價的“專業產品”,真的那麼值得買嗎?甚至說某些並不平價,但紙面參數甚至實測都非常好的產品,又是否真的可以用在專業用途上?普通人是否應該去嘗試這樣的“專業產品”?

當全神貫注盯着出色的硬件參數時,軟件上的短板卻往往令人猝不及防地掉進大坑裡,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今天,就一起來聊聊廣色域“專業”顯示器,在校色和色彩管理方面的那些坑吧。

顯示器的專業色準會一直保持嗎?

市面上很多“專業”顯示器,往往都會標榜自己的色準。例如,每臺顯示器都經由出廠校色,ΔE小於3、小於2乃至小於1,還附帶有紙質的出廠檢測報告。一切看上去,儼然就像拍着胸脯告訴你——這就叫做專業。

的確,色域和色準對於專業顯示器,是必不可少的紙面參數。如果你有視頻剪輯的需求,需要充分利用攝像機捕捉到的色彩,那麼P3色域的確是必不可少的;而如果你從事平面設計、攝影等相關工作,Adobe RGB色域更是讓你如虎添翼……而ΔE,則保證了顯示器所呈現的畫面,和人們在熒屏乃至打印成品的色彩保持一致。

這麼說來,只要色域和色準參數好,那麼顯示器就稱得上專業?

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問題首先出在色準上——出廠的ΔE,會隨着時間的變遷,慢慢從可靠的基準,變成天坑。

所有的顯示器,上至數萬數十萬的專業彩監,下至幾百幾千元的消費級產品,都逃不過一個問題——隨着使用時長的增加,發光元件會發生衰減,色準也會出現偏離。無論顯示器的出廠狀態如何,過個一年半載,其色準就會偏離出廠的水平。這時候,對顯示器重新進行校準,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2專業顯示器校色真的那麼容易嗎?回頂部

校色後輕鬆恢復出廠畫質是真的嗎?

這幾年,由於一些校色儀產品的推廣,以及軟件的簡化,校色的門檻似乎並不太高。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顯示器校色,不少人還實際操作過。

一個簡單的屏幕校色流程大體是這樣的,用一個探頭放置在屏幕上,然後運行校色軟件,屏幕特定區域變換色塊,由校色軟件生成新的ICC,系統調用新的參數,屏幕得以校準。

然而,這樣子的校色就真的可以拯救顯示器的畫質嗎?恐怕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很多朋友做過的、乃至很多評測中出現的校色操作,其實僅僅屬於軟件校色。校色軟件生成的ICC文件,實際上並不會影響屏幕的髮色,而是作用於顯卡。系統和軟件根據ICC文件,來調整顯卡輸出,來嘗試讓顯示器呈現出準確的色彩。

關於軟件校色的生效機理,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粗暴的例子:校色過程中,色度計發現屏幕偏黃,那麼校色之後,生成的ICC文件就會告訴顯卡輸出黃色時,要偏白一點點,從而讓顯示器的色彩更精準。

這樣做的確可以讓ΔE變得更加好看,然而卻帶來了另外的問題——色階損失。

軟件校色實際修改的是顯卡輸出,而顯卡能輸出的色階,是有限的。當前無論N卡還是A卡,默認輸出的色階範圍都是0~255,因此當顯卡輸出的色彩需要偏移的時候,這個範圍必然會縮窄。

經過軟件校色後,由於色階的損失,畫質就會受到影響。典型的現象,就是一些色彩過渡帶中,會出現斷層。對於一些專業的場合,這個缺點是難以接受的。試想一下,攝影師辛辛苦苦蹲點拍日出,放到顯示器一看,紅日光輝是一層層的,不知道還以爲是照片拍壞了呢,這怎麼正經開展修圖工作?

要避免校色出現這樣的問題,硬件校色必不可少。和軟件校色不同,支持硬件校色的顯示器將校色結果直接寫入顯示器內置的芯片,通過LUT校準顯示器的色溫、亮度、Gamma曲線、色域等參數。而顯卡依然正常輸出數據,無需壓縮色階,顯示器色準恢復到出廠水平的同時,又不會損失其他方面的畫質。

真正的專業顯示器,硬件校色一定是標配,只有支持硬件校色,才能保證顯示器在一段時間使用後,畫質還能恢復到專業水平。

但實際上,目前市面上爲數不少標榜“專業”的顯示器,並不支持硬件校色,其中還有很多是大廠出品的熱門產品。這類產品非常矛盾,它們出廠的參數的確很專業,然而用一段時間後,可能又不那麼專業了。而它們的用戶,也非常矛盾——你敢一直用這樣的產品,來從事嚴肅的工作嗎?如果不是爲了從事嚴肅工作,又何必爲了好看的出廠ΔE加錢、購買這樣的產品?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校色儀可以輕鬆簡單地修正色準嗎?

除了不支持硬件校色,很多“專業”顯示器,乃至真正的專業顯示器,還有另一個天坑,那就是廣色域。廣色域不是賣點麼?這也能有坑?

廣色域現在似乎已經走進千家萬戶,而很多顯示器,也用廣色域的覆蓋來標榜自己的專業性,例如支持90%以上的DCI-P3色域或者Adobe RGB色域,甚至還有支持雙廣色域的。但是,廣色域卻是帶刺的玫瑰,看似美麗,卻讓人難以下手——尤其是在校色方面。

前面提到過,校色的門檻現在似乎已經變得很低,隨便幾百千來塊買個校色儀,就可以給顯示器校色,而很多人也的確是這樣做的。但是,這裡卻有一個大坑——這樣的校色儀,可能並不能爲廣色域準確校色。

很多入門級別的校色儀,是使用色度計來探測、分析屏幕色彩的。色度計使用濾光片來辨別顏色,精度其實不高,濾光片分色後對比預設的光譜,然後根據光譜數據來校準屏幕。這用來校準背光較爲簡單的sRGB普通色域或許還可以,但卻無法滿足廣色域的校色需求——尤其是很多廣色域顯示器並非使用原裝背光模組,這些背光的光譜數據,並不在色度計校色儀的預設當中,校準無從談起。

通常來說,廣色域屏幕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計來校準。分光光度計使用光柵分色,對光譜的識別精度更高,可以在光譜層面對顯示器色彩進行實質性的修正。很多顯示器玩家和專業人員都認同,只有這類校色儀,才能勝任廣色域屏幕的校色。

然而,分光光度計校色儀的價格卻並不親民,並不屬於大衆可以常備的儀器。購買了廣色域顯示器,想要色準保持得好,那就需要在校色方面付出更多的成本。如果使用平價的色度計校色儀對廣色域顯示器進行校色,甚至有可能越校越偏色,越來越和專業沾不上邊。

因此,如果你想要購買廣色域顯示器用於專業用途,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有校色的條件。專業顯示器並不是開箱後無需維護的產品,除非你並不將它用於專業用途——但如此一來,又何必購買這類產品呢?

3動輒出錯的色彩管理你搞得定嗎?回頂部

動輒出錯的色彩管理你搞得定嗎?

很多朋友購買廣色域的顯示器後,會發現色彩額外鮮豔,看着特別刺眼。或許有用戶,就是喜歡這個味兒,但如此辣眼的表現,確實不應該是高素質屏幕該有的水平。這就是廣色域屏幕的又一個坑——色彩管理。

什麼是色彩管理?簡單來說,就是讓色域得以正確地呈現,這是保證色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例如,一張sRGB色域的圖片,在DCI-P3屏幕上,它依然應該以sRGB色域的準確色彩來呈現。但事實往往卻並非如此,在缺乏色彩管理的情況下,sRGB在廣色域屏幕上顯示會變得過飽和,導致色彩鮮豔得不正常。

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吧,例如一張紅色的圖片,它採用的是sRGB色域,紅色的飽和度是sRGB最高的10(粗略舉例,並不是實際參數),在sRGB屏幕上所顯示的紅色是正常的10;但到了廣色域屏幕上,紅色的飽和度最高值是15,缺乏色彩管理的話,這張圖片的紅色就會被拉到同樣是最高的15的飽和度,看着就相當刺激了。如果有色彩管理的話,這張圖片在廣色域屏幕上紅色飽和度也會被映射到10,保證色彩精準。

在很多情況下,色彩管理並不需要特別的硬件,它往往是可以通過軟件層面來解決的。但遺憾的是,一方面用戶對這方面往往不上心,另一方面系統也並沒有做好這一切。

Windows系統的色彩管理,一直以來就非常糟糕。以Windows 10系統爲例,其主推的UWP應用色彩管理幾乎等於沒有,分分鐘就出現飽和度爆表的情況。不過也是有Windows軟件可以做好色彩管理的,例如Photoshop這樣的專業軟件色彩管理就比較完備。而Chrome在長時間以來都用腳做色彩管理,在近年纔有所改善,也算是可喜可賀了。

但Photoshop這樣做好色彩管理的Windows軟件,仍是少數,而且可能還需要用戶選擇對應的ICC描述文件,才能顯示準確的色彩。

那麼有沒有比較好的榜樣?蘋果就是這樣的存在。無論是macOS還是iOS,都具備完善的色彩管理。爲何平面設計師、視頻剪輯師愛用蘋果設備?如果你幹這行,肯定不希望看到一張圖片用不同軟件打開,竟然是不同的顏色。而用蘋果的話,就可以讓你在這方面不那麼的心力交瘁。

簡單來說,如果你決定購買廣色域專業顯示器,那麼在好好校色的同時,還一定要有色彩管理的意識和知識。如果只是追求鮮豔,不懂色彩管理,那就無需爲“專業”二字多花錢了。

總結

覆蓋廣色域、ΔE小於××……這些專業的術語,實在太能勾起消費慾了。基於理性消費的理念,筆者在這裡給大家分享幾條建議。

·如果顯示器不支持硬件校色,那麼不必太注重出廠ΔE參數,大可不必爲此多花錢;

·如果對色準有需求,慎重購買廣色域顯示器,除非你確信可以做好校色和色彩管理;

·如果對色準有需求,只有色度計校色儀,主要使用Windows系統,那麼支持硬件校色的sRGB顯示器是更理性的選擇,兩三千的價位也有很多這樣的產品可選購;

·如果只是追求顏色鮮豔,或者有品牌、功能等其他選擇標準,那麼可以無視以上建議,但或許一些低價產品性價比更高。

總的來說,無論是大廠出品還是新晉品牌,某些“專業”顯示器產品,實際用起來並不一定如同官方所宣傳的那麼專業。顯示器並不是通電開機,就一直能保持最佳狀態的產品,希望大家能夠找到自己的真實需求,不要僅僅爲參數好聽而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