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軍方? 印度國企董事力挺印俄FGFA戰機計劃!

▲Su-57戰鬥機,FGFA戰機就是以它爲原型。(圖/路透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印度軍方近日傳出,打算放棄與俄羅斯生產第五代戰機的FGFA項目,不過印度國有航空防務廠商印度斯坦航空高層似乎抱持着完全相反的態度。該公司總經理T Suvarna Raju表示,「這個項目的(對印度)影響是非常正面的,FGFA項目是我的夢想,我對此充滿希望。」

據印度The Economic Times報導,身兼該公司董事的T Suvarna Raju表示,「我們還是有希望的。這是我們產業國家的一個機會,一個從來沒有別的國家肯提供、讓我們可以進入高科技領域的機會。」不過他也強調,該項目的最終決定還是要交由政府做出。

報導表示,目前印度已經組成了一個高層級的委員會來檢視目前各單位彙整報告國防部很可能在近期內就會做出決定;屆時如果計劃繼續,最快在3年內,就可以看到首架FGFA戰機。

印度空軍之所以想要停止FGFA計劃,除了考量高昂成本之外,還有兩個主因,一是與F-35戰機相比, FGFA匿蹤能力較差、雷達反射截面積較大,這不符合空軍的需求;二則是FGFA的主要結構設計與當初印方的要求有落差。當初印度空軍要求FGFA項目必須滿足「有模組化發動機艙」的設計,不然印方無法自行完成飛機全面維護,這讓該飛機維護起來更加困難和昂貴。

▼印度空軍的Su-30MKI戰鬥機。(圖/翻攝自印度空軍官網

消息傳出的同時,前印度空軍飛官現任國防分析師Vaijinder K Thakur提出了一個較客觀觀點。他表示,由於印度空軍沒有使用美國戰機的經驗,所以事實上,他們很難對使用俄羅斯或美國戰機的長期成本做出準確的衡量。

據瞭解,FGFA戰機計劃原訂由俄印各方各出50億美元進行,不過由於頻頻面臨「難產」,後續成本持續上升,一度變成各出60億美元來開發。當然這樣的變動,也引起印方不滿,2016年1月傳出,雙方重新協調該計劃,將初步投資的成本降到一國40億美元。至於投入的方式,則是以首年投資10億美元,之後每年再投資5億美元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印方如果現在選擇停止,損失金額可能高達10億美元(約300億新臺幣)。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