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濟全臺自創《行動護理APP》 護理師一試就愛上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研發首款《行動護理APP》,成功翻轉臨牀護理工作效能,一試就愛上。(大林慈濟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14日大林慈濟醫院舉辦《行動護理APP》發表會假,多位護理師說明APP的功能和好處。(呂妍庭攝)

《行動護理APP》有「除錯警示功能」不用擔心給錯藥,給錯病人。(呂妍庭攝)

工研院副所長張慈映飾演患者,由護理師黃怡萍演示《行動護理APP》操作方式。(呂妍庭攝)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成功自行開發國內首款以護理核心作業爲導向的行動護理APP。(大林慈濟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以往護理師會推着護理行動工作車進出病室作業,現可透過《行動護理APP》替代。(大林慈濟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研發首款《行動護理APP》,從研發、試用到正式上線,全靠慈濟醫院「小蟻雄兵」通力合作,結合行動掃碼、語音及ChatGPT等多項功能,讓護理師「單手一指」,成功翻轉臨牀護理工作效能,一試就愛上。

由大林慈濟智慧醫療創新中心與護理部通力合作開發出的《行動護理APP》,是以護理核心作業爲主軸的個人行動助理APP,成功整合護理師經常性作業,讓流程更便利、上手,包括行動病歷、醫囑確認、語音及ChatGPT輔助護理紀錄等,讓護理人員依時間序自動安排應執行的醫囑,搭配語音轉文字功能,可立即記錄病人事件,同時以ChatGPT自動整理成護理紀錄,替代傳統上班時必備手寫、手抄夾板,把原本寫滿提醒註記的個人工作板夾改由數位化、自動化、視覺化。

「使用3天就愛不釋手」,6A病房副護理長林劉文斌說,這款APP好處,它可以隨時觀察病人生命徵象、檢驗報告、檢體,更重要的是它還結合「行動給藥」,例如,在醫師查房時臨時下醫囑記錄,在病房內即時記錄,包含護理記錄,只要輸入關鍵字,功能跳出整個模板模組,「1臺手機就可抵1整臺電腦」。

林劉文斌說,在臨牀護理工作上,無法隨時推着體積較大護理行動工作車進出病室,現在只要拿着手機,打開《行動護理APP》就可執行給藥,而且可以當場給完、當場確認,系統還有「除錯警示功能」不用擔心給錯藥,給錯病人,大大減輕工作負擔。

醫務秘書暨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主任林庭光說,《行動護理APP》跨平臺運行,支援多種操作系統,包括IOS、Android、Windows、Mac等,護理人員可以輕鬆地完成各項工作,功能簡潔、快速安全、易於維護,資料精準且易於辨識。

林庭光強調,《行動護理APP》設計有人臉辨識等管道限制,只有透過醫院網路、上班人員才能登入使用,上傳的照片記錄完成就會刪除,系統有問題主管單位會收到警示訊息,都有層層把關。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說,護理師一人要照顧8到12名病患,病患狀況要回到護理站使用桌上型電腦記錄,還要進行通知醫師、確認醫囑、給藥等工作,「行動護理APP」能讓護理師工作更有效率。

工研院副所長張慈映說,目前國內多是單一功能的護理APP,大林慈濟APP功能將多項護理工作需求功能整合一起,是全國首創的行動護理APP,很值得推廣至護理、醫事機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