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31省市區6月CPI出爐 17地同比下降、4地三連降

大陸31省市區6月CPI出爐:17地同比下降,4地三連降。(新華社)

中新網經緯用戶端12日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了31省市區2023年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梳理髮現,6月,17省分CPI同比下降。其中,吉林、山西、貴州和河南等4省物價「三連降」,連續三個月回落。

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6月,大陸全國CPI環比下降0.2%,同比持平。CPI同比增速繼續低於市場預期,並創2021年3月以來新低。

中新經緯報導,31省市區6月CPI同比跌多漲少。其中12省分同比上漲,17省分同比下降,漲跌省分較上月分別減少10個和增加8個。從漲幅來看,僅3省市漲幅擴大(其中上海由跌轉漲),上月則有16省市;24省市區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上月爲13省市區。

具體來看,河北、內蒙古、陝西、甘肅、江蘇、寧夏、北京、黑龍江、上海、安徽、山東、新疆等12省分漲幅高於大陸全國水準,且均處於「0時代」;四川、青海漲幅與大陸全國水準持平;浙江、河南、湖南、雲南、天津、山西、重慶、遼寧、江西、海南、福建、湖北、廣東、西藏、吉林、貴州、廣西等17省市區漲幅低於大陸全國水準,同比下降省分數較上月增加8個,其中吉林、山西、貴州和河南等4省連續三個月回落。

另外,從增減幅來看,上海增幅最大爲1.5個百分點;海南、廣東降幅最大,均爲0.7個百分點。

華西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分析稱,6月CPI同比漲幅低於市場預期原因有三:一是上年基數走高,二是豬肉價格降幅進一步擴大,三是工業消費品價格降幅同樣有所擴大。

展望下階段物價走勢,機構普遍預計短期仍處於低位。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等分析,受高溫天氣影響,食品中鮮菜供應受損,但肉類需求下降,預計高溫對食品擡升作用相對有限。非食品中,線下服務供給和需求將同時下降,但線上部分服務或存在供需矛盾,快遞、外賣等服務價格面臨上升。預計高溫天氣對CPI有小幅支撐作用,但效果有限,7月CPI有可能下探至負區間。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認爲,7月CPI同比有可能進入負值區間,估計在-0.3%左右。

王青進一步表示,這並不意味着下半年CPI面臨較大的通縮風險。預計第三季促消費政策將進一步發力,居民消費修復勢頭趨於加快,核心CPI同比會穩中有升;進入第四季,伴隨高基數效應退去,整體CPI同比也將穩定恢復正增長,年底CPI同比仍有望達到2.0%左右的常態水準。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受翹尾因素和豬肉價格磨底影響,預計CPI同比將保持階段性低位至7月。第三季中後期,CPI有望隨着暑期、中秋、十一等消費旺季來臨而逐漸擡升。下階段,豬肉價格企穩、極端天氣、節假日效應及餐飲市場需求旺盛或使食品價格走勢強於季節性水準。隨着消費場景和消費需求持續恢復,下半年核心CPI有望運行在復甦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