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力系統轉臨界點將屆 迎戰多重轉型尋求最優解方

大陸電力系統轉臨界點將屆,迎戰多重轉型尋求最優解方。(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12日報導,逾14億千瓦,相當於60多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4.04億千瓦,同比增長20.8%,約佔大陸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9.9%。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的快速增長、及其對煤電的歷史性超越,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電力行業碳排放提前達峰提供了有力支撐。能源結構步入臨界點的另一面,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面臨愈加複雜的「多元方程式」。

報導稱,2022年,大陸國內風電、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1.2億千瓦,今年僅前8個月,風光電新增裝機已再創歷史新高。

伴隨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電網,電力供應安全的內涵發生了深刻變化。風電、太陽能往往「看天吃飯」,具有極熱無風、極寒無光等波動性特徵,極端天氣的頻繁來襲在放大電源側上述缺點的同時,導致電力需求激增。二者疊加,近年來夏冬季負荷高峰期保供挑戰直線升級,電力供需緊張週期捲土重來。

不僅如此,高耗能產業西遷趨勢下,部分電力送端省分電力裕度收緊,送受端爭電矛盾顯現。跨區域電力互濟格局生變之際,煤電與可再生能源利益進一步走向分化,電力市場不協調不平衡問題凸出。在新型電力系統轉型從量變走向質變的過程中,面對時間和空間兩個面向的電力不平衡,亟需市場機制創新。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衛斌說:「在傳統電力系統下,電力供應安全主要考慮的是燃料供應保障、運輸條件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等問題。在新型電力系統下,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當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受自然條件和氣候因素影響無法提供有效出力時,如何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林衛斌表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一方面固然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另一方面還需要積極推進系統變革,以適應新能源佔比逐步提高的要求,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有待理順。

要實現綜合成本最低的電力低碳轉型,不能只有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單兵冒進」,更須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體制機制「協同作戰」。轉折與膠着之中,電力改革行至深處。

林衛斌分析,爭議背後,如何實現多重目標--既要通過煤電保供保障能源電力安全,又要通過煤電減量發展來保障能源電力清潔低碳轉型,還要滿足經濟性要求,即不能大幅推高用能用電成本,十分考驗決策者和政策執行者。

他說:「關鍵還是要有好的機制,特別是市場機制或者基於市場的機制。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中國電力中長期交易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等市場建設,在市場可有效運行的條件下,放松管制、放開價格。另外,還需要探索通過政府定價或通過容量市場建立合理的容量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