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多部門聯合打擊電捕蚯蚓 促土壤生態環境改善

大陸農業等部門聯合打擊電捕蚯蚓,促進土壤生態環境改善。(澎湃新聞)

中新網13日報導,大陸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爲加強野生蚯蚓保護,近期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通知,組織排查整治非法捕殺野生蚯蚓行爲,促進土壤品質和生態環境保護。

大陸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人就野生蚯蚓保護相關問題表示,近年來,受蚯蚓製成的「地龍幹」價格飆升等因素影響,在部分地區出現電捕野生蚯蚓現象,不法分子利用「地龍儀」「電蚯蚓機」等儀器設備,對野生蚯蚓進行「滅絕式」捕捉。這種行爲會導致蚯蚓數量急劇下降,破壞土壤生態環境,影響農作物產量,而且有關儀器設備多爲非法改裝改造,存在安全隱患,還可能致人觸電身亡。爲保護耕地品質和生態環境,必須嚴厲打擊電捕野生蚯蚓行爲。

大陸農業農村部表示,蚯蚓是土壤生態系統重要物種,通過在土壤中穿行掘穴,可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通氣透水性、水資源利用效率等,爲植物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同時,蚯蚓的取食、消化、排泄等活動,還能加速土壤中有機物質降解,促進土壤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在平衡和穩定土壤生態系統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近年來,受蚯蚓製成的「地龍幹」價格飆升等因素影響,在部分地區出現電捕野生蚯蚓現象,不法分子利用「地龍儀」「電蚯蚓機」等儀器設備,對野生蚯蚓進行「滅絕式」捕捉。這種行爲會導致蚯蚓數量急劇下降,破壞土壤生態環境,影響農作物產量,而且有關儀器設備多爲非法改裝改造,存在安全隱患,還可能致人觸電身亡。爲保護耕地品質和生態環境,必須嚴厲打擊電捕野生蚯蚓行爲。

今年7月,大陸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林草局、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公安部、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野生蚯蚓保護 改善土壤生態環境的通知》,部署各地核實整治在農田、森林、溼地、草原及自然保護地等區域電捕野生蚯蚓,以及非法收購、加工野生蚯蚓問題。江蘇漣水、廣西玉林、雲南昆明等地開展多部門聯合治理,嚴厲打擊相關行爲。

據報導,大陸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加強蚯蚓等土壤生物保護,不斷改善和提升土壤生態環境,一是加強政策制度建設。二是強化監督管理。三是引導養殖產業發展。至於引導提升野生蚯蚓保護意識:一是加強宣傳普及。二是加強普法解讀。三是加強羣防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