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列管59種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 5方面舉措加強防控

大陸列管加拿大一枝黃花等59種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5方面舉措加強防控。(澎湃新聞)

新華社11月30日報導,大陸不少外來物種影響入侵地的生態環境,損害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近日,大陸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部際協調機制辦公室已依據危害程度重、擴散蔓延快、防控治理難、危害形式多樣等4方面考慮,遴選59種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列入名錄。

據指出,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傳入定殖並對生態系統、生境、物種帶來威脅或者危害,影響中國生態環境,損害農林牧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的外來物種。

大陸《生物安全法》專門規定,有關部門聯合推出配套《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從源頭預防、監測預警、治理修復等方面,全面加強外來入侵物種管理。大陸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0個部門組成了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部際協調機制,組建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專家委員會,制定實施工作方案,系統推進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

10個部門聯合制定了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根據物種調查數據和侵害風險評估結果,反覆評估論證,包括草地貪夜蛾、鱷雀鱔、加拿大一枝黃花、紅火蟻、福壽螺等,共計59種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列入名錄。

名錄所列物種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的重點。名錄實行動態調整原則,後續將在加強物種發生情況訊息蒐集和危害風險研判基礎上,進行物種適時增減。

據報導,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部際協調機制成員單位,將落實相關法律規定和政策規章,強化源頭預防、綜合治理、聯防聯控、羣防羣治,不斷提升外來物種侵害防治水準。

重點採取5方面舉措:

源頭預防:強化入境貨物、運輸工具、寄遞物、跨境電商等管道檢疫,對發現的入侵物種及時進行除害處理。加強境內跨區域調運種子苗木、植物產品、水產苗種等檢疫監管。

普查摸底:摸清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數量、分佈範圍、發生面積、危害程度等,研判外來物種入侵擴散趨勢。

監測預警:依託現有監測網路,優化監測站(點)佈局,加強重點物種發生區域和入侵高風險區域監測。

精準治理:分類別、分物種制定防控技術指南,明確防控關鍵時期、重點區域和主要措施,開展「一種一策」精準治理。指導地方因地制宜選用物理清除、噴施藥劑、生物防治等措施。

科技支撐:加強物種防控技術攻關,研發綠色防控技術產品,完善調查監測、綜合防控等技術標準規範,探索形成安全高效、經濟可行的綜合治理技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