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煤價電價合理區間運行 與國外形成鮮明對比

大陸煤價電價合理區間運行,與國外形成鮮明對比。(澎湃新聞)

大陸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家發改委29日記者會,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牛育斌表示,煤價、電價改革文件實施以來,大陸國內煤炭、電力價格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這與國外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牛育斌說,以今年9月上半月爲例,澳洲紐卡斯爾港煤炭期貨平均價格438美元/噸(摺合人民幣超過3000元/噸),同比上漲158%,大陸煤炭港口現貨價格爲人民幣1028元/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英國、法國、德國市場交易電價漲至去年同期的4-10倍,而大陸電力用戶平均電價同比僅上漲10%,居民、農業電價保持穩定,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煤炭佔中國能源消費比重56%,燃煤發電在總髮電量中佔比約60%,以煤爲主是基本國情。牛育斌表示,針對去年9、10月煤炭價格非正常上漲、煤電矛盾凸顯的情況,發改委打出煤價、電價機制改革的「組合拳」。

一是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

在堅持煤炭價格由市場形成的基礎上,創新實施區間調控。即充分考慮煤炭生產成本和下游燃煤發電企業承受能力,按照「下限保煤、上限保電」原則,提出煤炭價格合理區間;綜合採取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通過穩煤價,進而穩電價、穩企業用能成本,爲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這項改革既實現了價格機制的重大突破,從根本上理順了煤、電價格關係,破解了「煤電矛盾」這個長期以來想要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又是預期管理方式的重大創新,通過「打明牌、定邊界」穩定各方預期,有力促進了煤、電行業協同高品質發展。

二是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全部燃煤發電電量原則上在「基準價+上下浮動」範圍內形成上網電價;將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上下浮動範圍擴大爲原則上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不受上浮20%限制;推動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全面建立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制度,真正建立起「能跌能漲」的市場化電價機制,實現了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用戶電價之間的有效聯動。這項改革在放開發電側上網電價、用戶側銷售電價方面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顯示電力市場化改革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牛育斌說:「上述兩項改革相輔相成,構建了煤、電價格區間調控和預期引導的閉環機制,是煤炭、電力等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價格總體平穩的重要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