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汽車產銷首次突破3000萬輛 中汽協:料今年增逾3%

中汽協:大陸汽車產銷首次突破3000萬輛,料今年增逾3%。(示意圖/shutterstock)

澎湃新聞11日報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預計今年汽車總銷量將超過3100萬輛,同比增長3%以上。11日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均創歷史新高。這是中國汽車產銷歷史上首次突破3000萬輛大關。

新能源車依舊「產銷兩旺」,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佔有率達到31.6%,高於上年同期5.9個百分點。

尤爲亮眼的是出口數據,2023年中國大陸出口汽車達到491萬輛,同比增長57.9%。中汽協指出,出口已經成爲拉動汽車產銷量增長的重要力量,2023年出口對汽車總銷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7%。

對此,中汽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峰在媒體溝通會上強調說,中國汽車出口成績斐然,但並不鼓勵對於「中國是否是全球汽車第一大出口國」等話題宣傳。他表示,貿易出口只是汽車出口的一個小分支,真正的出口應該是在海外生產、製造、銷售,例如日本去年在海外進行本土化生產的銷量其實可以達到1700萬到1800萬輛。

許海峰指出,2023年中國大陸汽車出口方面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就是俄羅斯這個「機會市場」,去年,俄羅斯市場爲中國大陸汽車出口帶來大約80萬輛增量。

許海峰預計,2024年這一「機會市場」很可能將不會存在,另外,由於歐盟對中國大陸汽車的反補貼調查等措施也會帶來一定影響。他補充說,總體來看中國大陸汽車產品競爭力頗佳,中國大陸汽車靠的是產品力征服了國外的消費者,預計2024年出口銷量將同比增加60萬輛。

中汽協整理的海關數據顯示,去年1-11月,中國大陸汽車出口在俄羅斯市場表現較強,同比增長5.5倍,銷量達84.1萬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乘用車需求回暖,產銷創下歷史新高。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612.4萬輛和2606.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和10.6%。

中汽協指出,中國大陸乘用車市場連續九年超過2000萬輛。在轉型調整期過程中,自2020年以來,乘用車銷量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2023年,乘用車市場競爭加劇,同時伴隨市場日趨回暖,購車需求進一步釋放,中國大陸乘用車市場形勢逐漸好轉,迴歸正常節奏,有效拉動了汽車增長。

中汽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強調,2023年中國大陸乘用車市場價格出現了明顯下降,這明顯帶動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

但他也指出,乘用車銷量若畫分出口和國內市場來看的話,國內市場銷量其實相較2017年的歷史高點仍有200萬輛左右的差距。因此,促進內需增長,是目前的主要任務。

此外,中汽協還發布了2024年行業展望,預計2024年中國大陸汽車總銷量將超過3100萬輛,同比增長3%以上。其中,乘用車銷量2680萬輛,同比增長3%;商用車銷量420萬輛,同比增長4%。新能源汽車銷量1150萬輛,出口55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