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外貿上半年走出V字反轉 專家:雖承壓但有很強韌性

大陸外貿上半年走出V字反轉,專家:雖然承壓但具有很強韌性。(示意圖/shutterstock)

大陸《環球時報》14日報導,大陸海關總署13日公佈中國今年上半年外貿成績單,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大增13.2%,進口也有4.8%的增長。6月當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速高達14.3%,創今年單月以來新高。多名專家表示,中國外貿進出口已連續8季實現同比正增長,雖然承壓但具有很強韌性。

《環時》報導,多名專家認爲,作爲中國外貿「頂樑柱」,長三角、珠三角等外貿重鎮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使得中國外貿恢復向好。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在去年出口基數較高情況下,今年6月中國出口增速仍然保持高位運行,主要原因是控制住疫情以及穩外貿政策集中發力,外貿港口物流進一步打通,前期疫情影響積壓的出口訂單集中釋放。據海關統計,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6月份進出口1.39兆元,同比增長14.9%,對大陸全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接近四成。

《環時》報導,專家認爲,「中國製造」的競爭力以及在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中國外貿能迅速回升的一個重要原因。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在國內復工復產帶動國內供給能力恢復的情況下,中國6月對歐盟、東協、美國、金磚國家等主要交易夥伴的出口增速多數回升,分別同比增長17.1%、29.0%、19.3%、27.9%。其中最能體現「中國製造」能力的機電產品出口6月同比增長12.5%,高於上月8.5個百分點,是出口增速回升的主要拉動力量。

展望下半年,雖然在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出口面臨壓力。但多數專家認爲,中國出口雖然承壓但具備很強韌性。美聯社稱,中國外貿進出口恢復快速增長勢頭,表明中國經濟開始復甦。

王青指出,爲抗擊高通膨,當前美聯準會等海外主要央行正在大幅收緊貨幣政策,疊加國際地緣政治危機衝擊,下半年全球經濟已籠罩在衰退的陰影下。這必然會對中國出口需求帶來一定影響。他認爲,在全球經濟明顯減速前景下,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速整體上會呈現波動趨勢。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去年貨物與服務進出口拉動中國GDP增長1.7個百分點,對GDP貢獻率達20.9%。外貿企業關聯着1.8億就業人口。伍超明稱,中國出口增長韌性明顯,這將有助於穩定市場主體和穩就業,也有助於全年經濟尤其是下半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