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縣域人口密度榜 27地每平方公里超千人

大陸縣域人口密度榜27地每平方公里超千人,石獅超越北上廣。(觀察者網)

大陸《第一財經》23日報導,中國大陸人口密度前十的縣域分別是石獅、晉江、龍港、崑山、江陰、義烏、玉環、溫嶺、三河和張家港,主要來自閩南、蘇南和浙中南以及毗鄰北京的廊坊。福建小城石獅人口密度已超越北上廣三大一線城市。

第一財經報導,當前,中國共有27個縣域人口密度超過1000人/平方公里大關,其中有26個位於東部地區;數據顯示,福建南部縣級市石獅人口密度高達4287人/平方公里,在所有縣域中遙遙領先。當前,石獅的人口密度已經超過了北上廣,在所有城市中僅次於深圳。

資料顯示,全市陸域面積僅160平方公里的縣級市石獅,2021年GDP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了1072.5億元(人民幣,下同)。經濟綜合實力晉位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15位。

發達的民營經濟是石獅集聚大量人口的關鍵,服裝產業是其主打產業。石獅市政府網站數據顯示,全市民營企業1萬多家,產值超億元企業226家,超10億元企業19家,民營經濟創造的產值佔全市經濟總量的90%。

石獅市擁有中國最齊全的服裝產業體系,匯聚全產業鏈8000多家企業,成爲閩派服裝板塊的中心城市,獲得「中國休閒服裝名城」「首批全國紡織模範產業集羣」「中國服裝產業示範集羣」等稱號。

同屬地級市泉州、與石獅相鄰的晉江人口密度達到了3177人/平方公里,位居第二。從1994年起,晉江連續28年領跑福建縣域經濟,其中鞋服產業是重要法寶,當地涌現了安踏、361°、特步等一系列知名運動品牌,晉江也有「中國鞋都」之稱。

繼2019年晉江首次超越常熟,打破了蘇南地區 「霸榜」GDP前四的格局後,晉江已經連續三年位居中國縣域GDP第四。2020年,晉江常住人口總量達到了206.16萬人,僅次於崑山,位居縣域第二。

《第一財經》報導,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分析,石獅市原來就是1987年底從晉江拆分出來的,面積比較小,才160平方公里,晉江的面積也不大,才600多平方公里。這兩地經濟尤其是鞋服、紡織、食品、建材等產業十分發達,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爲主,吸收的外來就業人口很多,因此人口密度也很高。

人口密度前十名的縣域中,浙江共有4個縣名列其中,包括龍港、義烏、玉環和溫嶺。這4個縣域除了義烏位於浙中的金華,其餘3個位於浙南的溫臺地區。

浙江之外,同處長三角的江蘇也有3個縣域人口密度位居前十,分別是崑山、江陰和張家港。其中,崑山的人口密度高達2248人/平方公里。2020年崑山人口總量209.25萬,位居大陸全國縣域第一。

擴展到人口密度超過1000人/平方公里的縣域來看,目前中國共有27個縣域超過了1000人/平方公里。其中26個縣域來自東部地區,分別是浙江11個、江蘇6個、福建4個、河北3個、廣東和山東各1個;唯一來自中西部縣域是河南鄭州下轄的新鄭,其人口密度達到1343人/平方公里,位居中國第15位。

爲何浙江超過1000人/平方公里的縣域最多?湯海孺說,浙江的市場化程度比較高。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之後,每個縣基本上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鏈和發展方向,也就是塊狀經濟,不同縣之間沒有過度的產業同質化現象,產業的集聚的帶來了相關服務業的需求,因此很多縣域都集聚了大量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