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駐歐盟代表傅聰:俄烏會談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圖/新華社)

微信公衆號「中國駐歐盟使團」4日發佈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3月30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消息,針對「爲什麼中方沒有與澤倫斯基對話?」提問,傅聰表示,現在已經擔任中央外辦主任的王毅,也與烏國高級官員溝通。中方正與烏方一起努力,目的是實現和平。在會談方面,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傅聰指出,首先,他想闡明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可以歸結爲一個詞——和平。所以說,當務之急是停火止戰、挽救生命。這是最重要的,因爲每天都在電視上看到對士兵和平民的無謂殺戮。這場危機有着複雜的背景。可能無法一次性解決所有分歧,但能做的是終止戰爭、停止殺戮。

其次,中方主張和平談判。希望各國領土完整都得到尊重,各方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尊重。如果你真的想擁有持久和可持續的和平,就應該遵守包括《聯合國憲章》在內的所有國際法。中方確實希望能夠停火併開始談判。這就是中方的立場。

中方理解一些歐洲國家與中方有不同看法。但實際上,歐盟官員表示,無論中歐之間存在什麼分歧,想法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應該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他認爲這是共同努力的基礎。仍然相信,有談判空間,甚至存在中歐攜手促和的空間,這是要強調的。還想強調一點,他一直說,中歐關係不能只通過這個棱鏡來看待。無論是中俄還是中歐關係,都具有多面性。傅聰認爲,歐盟將歐中關係與烏克蘭危機捆綁並不是理性做法。事實上,中國也是這場危機的受害者。中國對外貿易和中烏關係,都遭受了不利影響。

實際上,中國既是俄羅斯的朋友,也是烏克蘭的朋友。傅聰不認爲中國對烏立場應成爲中歐關係的轉捩點。他沒看出來這個趨勢。中國是一個獨立國家。中俄關系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不是軍事同盟。中方不是在所有問題上都與俄羅斯意見一致。中俄關系不受制於第三方,這同樣適用於中歐關係。那麼,中歐關係爲什麼要同烏克蘭危機捆綁呢?如果認真研究這個問題,會發現中國並不是唯一持這種立場的國家。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包括印度、巴西、南非等許多國家,它們採取了相似立場。我沒有看到歐洲說它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取決於它們在烏克蘭危機上的態度或立場。爲什麼要對中國這樣做呢?

當然,有些人可能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存有疑慮。但正如中方所說,這是一次友誼、合作之旅,更重要的是和平之旅。在中俄簽署的聯合聲明中,俄方表示隨時願意啓動和平談判。中方認爲,不應從負面角度看待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至於問到爲什麼與澤倫斯基沒有進行任何對話?傅聰迴應:實際上,中方與烏方一直保持着良好溝通。兩國外長曾在多個場合會談,中國駐烏大使也與烏政府保持溝通。現在已經擔任中央外辦主任的王毅,也與烏高級官員進行溝通。中方正與烏方一起努力,目的是實現和平。「在會談方面,我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