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雞荒」禁出口 新加坡人憂海南雞飯得漲價

馬來西亞政府宣佈6月起禁止出口活雞,鄰國新加坡連帶受到衝擊。(圖/美聯社)

原物料價格上漲導致馬來西亞雞肉供應短缺,馬來西亞政府宣佈6月起禁止出口活雞,鄰國新加坡連帶受到衝擊,民衆擔心再也吃不到平價的海南雞飯,在攤子前大排長龍。

法新社報導,馬來西亞政府自今天起,禁止每月約360萬雞隻出口,這是爲解決國內供應短缺及嚴重通膨的最新保護措施。

但這項突然舉措在新加坡引發恐慌,新加坡許多食物都仰賴自馬來西亞進口,包括全國所消費雞肉的1/3。

民衆特別擔憂的是對海南雞飯的影響。這是非常受歡迎的水煮雞肉、米飯搭辣椒醬快餐,在新加坡各地的熟食市場都有販售。

在地知名的「天天海南雞飯」(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老闆符慧蓮(Foo Kui Lian)說,海南雞飯「勢必要漲價」。

她說:「如果供應商漲很多,我們也得漲一些,不然活不下去。」

在大馬開始出口限制前一天、餐廳老闆還沒漲價前,民衆在攤位排起長長的購買隊伍。

上班族林美蘭(Meilan Lim,譯音)也在人潮中,她告訴法新社,自己雖非特別愛吃海南雞飯,但有時還是會想吃,「因此如果(禁令)持續一段時間,對我來說就會是個問題」。

一些攤販老闆提高價格的同時,官員警告雞肉供應將中斷。

新加坡官方的食品機構建議消費者只購買必需品,考慮購買冷凍雞肉而不是冷藏雞肉,或者選擇其他肉類。

新加坡從馬來西亞進口的大多數是活雞,然後在國內屠宰和冷藏;冷凍雞肉通常從其他國家進口,像是巴西。

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馬來西亞正苦於對抗日益惡化的通貨膨脹,特別是在糧食方面,因此不得不祭出限制措施。

幾十年來與吉隆坡關係緊張的新加坡也面臨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率來到10年最高水平。

受到供應鏈混亂、氣候變遷和俄羅斯入侵主要糧食生產國烏克蘭等因素影響,世界各地對於糧食安全問題的擔憂日益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