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浙江首富沈一石給自己留了兩條退路,爲何還是難逃一死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歷史劇,很多人就是因爲這部劇,喜歡上了明朝的歷史。筆者也是這部劇的粉絲之一,所以就想通過自己的文字,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對這部劇的個人見解,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今天給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沈一石鬥得過商場敵手,卻鬥不過大明朝的天。

沈一石作爲浙江首富,縱橫商場多年,手下的店鋪無數,更是有上千張織布機,每年光是絲綢這一項,就可以給他帶來豐厚的利潤。而且從他平常對各級別官員行賄的數額來看,他每年的淨收入,絕對有很大一筆。

江浙地區的商業本來就比較發達,有不少人選擇從商,所以沈一石在商場是有不少競爭對手的。但是沈一石卻能夠牢牢的佔據首富的地位,這就說明他肯定是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就比如,當高翰文剛剛赴任杭州的時候,不同意鄭泌昌等人改稻爲桑的決策,而沈一石又急於從中牟利,所以他就給鄭泌昌出了一個主意,決定用美人計來瓦解高翰文。經過一番謀劃,他成功地瓦解了高翰文,距離自己的目標又近了一步。這件事情就充分說明,沈一石其實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智慧的。

他的這種政治智慧,就給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經過多年的謀劃,成爲了織造局最大的合作伙伴,而織造局又屬於皇帝的個人財產。通過這一步,沈一石直接就擁有了官方背景,這也成爲他縱橫商場多年最大的依仗。每年光是通過織造局的生意,就能給他帶來很大的現金流。

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因爲自己的政治智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財富和地位,同樣這也是一把鋒利的匕首,用不好的話,就很容易傷了自己。沈一石最後的覆滅,與此不無干系。

當時改稻爲桑正進行到關鍵時刻,負責此事的鄭泌昌與何茂才明白自己如果再推行不下去的話,不僅烏紗帽保不住,就連項上人頭都不一定還保得住。所以他們就催促沈一石抓緊帶着糧食到受災的縣去買災民的田地,然後抓緊種上桑苗。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麼做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問題就在於,沈一石前去買田的時候,不僅帶着朝廷賜給他的官服,還在運糧的船隻上掛上了織造局的燈籠。這也就意味着他是打着織造局的牌子來買田地,而買田的價格又遠遠低於市場正常價格。這就相當於,他奉嘉靖帝的旨意賤買災民的田地。

這麼一來,不就成了皇帝強買自己子民的田地了嗎?這是嘉靖所不能容忍的,因爲只要有皇帝敢這麼做,他就會失去最寶貴的東西——民心。自古以來,得民心難,失民心易,又有哪個皇帝敢冒天地之大不韙幹這種事呢?

所以說這件事傳到嘉靖帝的耳中以後,嘉靖帝暴跳如雷。很快錦衣衛就代表嘉靖帝,火速奔赴浙江調查這件事。此時的沈一石,已如待宰的羔羊。

不過沈一石面臨海瑞的刁難以後,卻把提前遮擋起來的橫幅亮了出來,只見上面寫着奉旨賑災的字樣。明明是賤買田地,轉眼間又成了奉皇帝的旨意來賑災,轉變之大,讓人應接不暇,沈一石到底在玩什麼花樣?

其實當時沈一石應該是這麼想的:

第一,如果沒有人攔着自己的話,那就按照低價把災民的田買了,然後抓緊把桑苗給種了,那麼改稻爲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每年就能多產幾十萬匹絲綢。嘉靖帝一高興,或許自己打着織造局的牌子買田這事就能算了。第二,如果真碰到有人攔着自己,那麼打着奉旨賑災的名義,相當於爲皇帝做了好事,贏了民心,那麼皇帝也不會怪罪自己。

沈一石能這麼想,完全是憑着自己沉浸官商兩道多年磨練出來的智慧。但是,他的這個做法卻害了他。

剛纔已經說了,打着皇帝的旗號去賤買災民的田地,這是嘉靖帝最大的忌諱。嘉靖帝自詡爲天下萬民的父親,自己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他怎麼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呢?即便是沈一石真的把田給買了,桑苗給種了,大不了事後他再把責任全部推到沈一石身上,自己卻坐享其利。

而且沈一石的第二個想法也是一步死棋,他把本來用於買田的糧食全部用來賑濟災民,真正買田的時候就沒了糧食,這麼一來等於增加了改稻爲桑的難度,最後很有可能攪黃這件事。改稻爲桑完不成,他又讓嘉靖帝的名譽受到了損傷,嘉靖帝怎麼可能不整他。

所以說從一開始,沈一石就錯了,他以爲自己準備了兩條後路,實際上這兩條路的盡頭是同一個死衚衕。

沈一石在商場混了那麼多年,見過了那麼多的大場面,他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來說,是無法與大明朝唯一的“天”相抗衡的,但是他想要的只不過是憑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博得一線生機而已。與皇帝爭命,何其難矣!

在嘉靖帝看來,沈一石不過就是自己眼中一顆不起眼的棋子,既然是棋子,有用的時候當然不能放棄,但是當它沒用的時候,就只能成爲一枚廢棋。此刻的沈一石就已經被榨乾了所有價值,從他犯錯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嘉靖帝眼中的一顆廢棋。廢棋的下場,又能好到哪去呢?

很快對沈一石的處決書就下來了,上面這樣寫道:“查浙江商人沈一石欺瞞織造局,營商肥私,以商亂政,着令即刻將其抄家拿辦,所抄私財,悉數調撥軍用”。

最後走投無路的沈一石,知道自己終究難逃一死,在熊熊大火中,他選擇了自我了結。一代富商大賈,就此煙消雲散。

今天關於《大明王朝1566》的分析就結束啦,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