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賦能讓破產企業“開口說話”,監督線索“自動上門”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王韻怡 記者 郭劍烽)日前,寶山區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聚焦涉企民事執行案件監督,積極推進民事執行監督數字化改革工作,全力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持續優化企業生存發展環境。

爲解決民事檢察尋找案件線索難的困境,寶山區檢察院充分運用大數據賦能,加強數據歸集、碰撞、對比、分析,讓案件線索“自動上門”,有效拓寬民事檢察監督渠道。通過深入挖掘執行領域破產企業信用懲戒線索,從全國企業破產重整信息網、裁判文書網等平臺實時抓取信息,將2019年至2023年期間的企業破產信息與企業失信信息進行比對碰撞,再經平臺綜合分析,篩查轄區內執行案件中破產企業的失信情況,導出執行案號,發現在進入破產程序後或已被人民法院宣告破產的情況下,仍有部分企業的失信懲戒措施沒有消除。

寶山區檢察院與區法院通過簽署《關於加強對民事執行活動的監督與支持工作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形成保障企業信用權益的合力,加強了民事執行領域的檢法聯動配合。對於一起涉及破產企業信用懲戒問題的案件,寶山區檢察院與區法院共享尚未清除失信信息的破產企業信息,刪除了相應失信信息,進一步加強破產信息與執行信息的檢法聯動,有效維護破產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合法權益。

民事執行爲生效判決的實現提供強制力保障,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環節。下一步,面對涉企執行案件類案監督成效不足、深層次違法監督不夠等問題,寶山區檢察院將繼續發揮數字檢察優勢,用好用足調查覈實權,針對執行領域共性問題強化監督,及時匹配執行案件中企業的實際法律需求,深入推進“檢察護企”專項行動,持續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