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3劑仍感染Omicron 重症率低歸功疫苗?

打完3劑仍感染Omicron 重症率低歸功疫苗?正反說法一次看。(示意圖/Shutterstock)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在全球擴散,超過20國出現確診病例,範圍橫跨歐亞非。就在各國紛紛着手接種第三劑的此時,突破性感染卻頻傳,不過重症在接種者身上相對少,這個現象能歸功於疫苗嗎?目前各界看法相當分歧。

南非向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新型變異株Omicron(B.1.1.529)後,當地病例數節節攀升,《華爾街日報》報導,短短一天之內,南非確診人數近乎翻倍,從4,373飆升到8,561人。

Omicron在非洲地區蔓延,當地疫苗覆蓋率相對低、愛滋病人口衆多,脆弱的免疫系統,恐讓變種病毒有機可乘。但已接種疫苗、身上帶有抗體的人就能倖免嗎?科學家對此還沒有把握。如今,以色列、美國相繼傳出Omicron病例,且都是已經乖乖打完2~3劑疫苗的人。

●2確診者已打第三劑 Omicron突破性堪憂

11月30日,以色列希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er)對外表示,2名以色列醫師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確定爲變異株Omicron。這2名醫師都已接種3劑BNT疫苗,其中一位上週從倫敦返回以國,疑似是由他傳染給了另一名同事。不過院方表示,目前爲止,兩人的症狀輕微。除了醫師,也有另2人證實感染Omicron,其中一名是赴馬拉威旅遊的觀光客,已接種過AZ疫苗。

不只以色列,美國加州12月1日也證實,當地出現首例Omicron確診個案。該名確診者介於18~49歲間,曾於11月底到南非遊玩,3天后出現新冠症狀。官方表示,該名患者症狀輕微,沒有住院,病情已在好轉中。他接種過2劑mRNA疫苗,還差一個月可以打第三針。依美國目前規定,mRNA打完第二劑後,須滿半年才能再接種第三劑。

世界主要的疫苗大廠牌,如輝瑞BNT、莫德納、AZ等,都已經着手調整疫苗劑量和配方。輝瑞的第一批改良疫苗約會於3個月後問世,莫德納規劃明年初推出,AZ則說,他們與牛津共同研發的疫苗平臺,將能有效因應變異株來修改疫苗設計。

●好消息:已接種者只有輕症 不必住院且康復迅速

因應Omicron變異病毒的侵門踏戶,以色列11月27日起關閉國門,對所有國家的人拒絕入境14天,同時重新上緊發條,進行密切的疫調和追蹤,希望防堵Omicron繼續擴散。美國也已對南非、波札那、辛巴威等非洲8國下達入境禁令,紐約州州長侯可(Kathy Hochul)則宣佈紐約州12月3日起將進入「緊急狀態」。至於日本則採取目前最硬手段,對所有非本國籍者拒絕入境,時間長達近一個月。

不過,加州最高衛生官員蓋裡(Mark Ghaly)認爲民衆不需要太過恐慌。蓋裡指出,全美第一位確診Omicron的加州患者,已經在慢慢痊癒,這個現象證明了施打疫苗的重要性。「過去幾個月來,我們都在討論疫苗能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預防重症、住院和死亡。」蓋裡指出,雖然目前人們對變種病毒還是一知半解,但期滿後趕緊接種第三劑,應是當務之急。

白宮首席醫療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先前說,依Omicron病毒的變異狀況,病毒傳染力很可能更強,也恐逃脫疫苗創造的防護網,不過這目前都只是猜想。對於Omicron會不會影響現有疫苗的保護力,莫德納、輝瑞執行長都說,藥廠端約需花2周以取得更精確的證據。

●正方說法》疫苗保護分兩層 逃得過抗體,也逃不過T細胞

目前跡象看來,Omicron很可能具有逃脫抗體的優勢,削弱疫苗的保護能力。不過BNT疫苗公司創辦人沙辛(Ugur Sahin)認爲,即使感染Omicron病毒,也有高機率能免於重症。

他解釋疫苗機制,指出疫苗的保護分爲兩層:一層是誘發中和抗體,阻擋病毒感染健康的細胞;另一層是誘發T細胞免疫反應,負責殺掉已經被病毒感染的細胞。

抗體水平約會在接種後5~6個月開始下滑,所以只要打完疫苗隔太久,或是抗體產生得不夠多,就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但第二層的防護—T細胞免疫具有記憶性,即使Omicron逃脫抗體的攻擊、成功感染宿主,也沒辦法逃過T細胞這關,進入人體後照樣被趕盡殺絕。這也是爲什麼他認爲,疫苗可以成功預防重症的原因,而現有個案的病情觀察也證實了這件事。

●反方說法》抗體仍是保護力關鍵 低致死率可能是演化結果

但莫德納的專家卻不太認同這點。早前,莫德納執行長班塞(Stéphane Bancel)告訴《金融時報》,要用現有新冠疫苗對抗Omicron病毒,效力恐怕會大打折。曾研發德國麻疹疫苗的資深科學家普洛特金(Stanley Plotkin)也說,沙辛的樂觀臆測「沒道理、沒根據」。

普洛特金分析,現有數據都指出,「抗體水平很明顯跟疫苗保護力有重大關聯性」,也就是說,抗體纔是疫苗保護力的關鍵;而T細胞跟重症防護力之間的關聯,證據相對少,沙辛的推論恐怕過於粗糙。

不過普洛特金也補充,從演化的觀點來看,病毒很可能朝向「高度感染」但「低度致死」的方向變異,因爲長時間而言,這對病毒的存續更有利。「病毒會盡可能感染更多人,而不是儘可能殺死更多人,這是很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