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林道藏動物逃生道 野山羊、白鼻心現蹤

大雪山林道集水井內增設8處友善動物通道,避免動物失足跌落後無法逃生。(東勢林區管理處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臺中大雪山林道集水井偶有野生動物跌落後無法逃生,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在集水井內增設8處斜坡通道,讓不慎失足的動物可順利逃生,同時架設紅外線自動照相機,陸續捕捉到臺灣刺鼠、長吻松鼠、臺灣野山羊等珍貴影像,成爲野生動物友善措施的成功範例。

大雪山林道早期爲運輸木材所開闢,所設置之水溝、集水井無考量動物使用需求,造成偶有動物跌落的情形。由於道路排水系統爲達到集水與消能目的,每間隔一定距離會設置集水井收集逕流,中小型哺乳動物等野生動物若跌落,面臨無法逃生的險境。

東勢林管處指出,爲改善不友善設施,去年大雪山林道路面改善工程執行期間,一併針對改善高低落差較大的集水井,增設8處約20公分寬的動物逃生通道,並架設紅外線相機,除藉此瞭解使用友善設施動物種類外,也觀察動物的使用行爲,盼能持續精進逃生通道效能,量身訂做更適合野生動物的專用斜坡道。

這段期間,紅外線照相機不僅捕捉到臺灣刺鼠、長吻松鼠、白鼻心、黃鼠狼等小型哺乳類身影,也有臺灣野山羊運用緩斜坡通道來覓食或通行,只見野山羊站在狹小的逃生通道,一會兒低頭覓食,一會兒擡頭東張西望,萌樣相當逗趣!目前並未發現有動物失足掉落的情形。

東勢林管處表示,這些珍貴影像皆證明打造動物友善廊道的成效,遊客或許在不起眼的小角落,也能觀察到這些動物友善措施的巧思,同時呼籲遊客隨時留意路前車況,如有小動物於馬路上駐足或橫越馬路,請適時減速,優先讓小動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