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髮明空氣淨化神器 用超聲波把PM2.5降到1

(原標題:大學生髮明空氣淨化神器 用超聲波把PM2.5降到1)

氣泵將室內空氣抽入水箱,超聲波震盪片隨之振動,送出陣陣清潔後的空氣。12月26日,上海健康醫學院團隊打造的這款“超聲波室內空氣清潔器”,獲得首屆上海大學生創客比賽一等獎。這場比賽由上海市教委主辦,以“創未來·新生活”爲主題,參賽者來自上海各個高校。此前的12月24日、25日,18支決賽入圍團隊在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現場動手製作,將各自創意轉化爲產品。26日正式路演,現場評審。

上海健康醫學院團隊製作的超聲波空氣淨化器。

首屆上海大學生創客比賽在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舉行。

“智能冰箱”、“智能戒菸菸灰缸”、“垃圾娘”……26日的路演現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看到,這些大學生創客打造出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智能硬件”。這些產品大多從現實需求出發,結合軟硬件設計而成。

獲得一等獎的上海健康醫學院團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作品最大的創新點就是將超聲波用於了空氣淨化。據他們介紹,目前市場上的空氣淨化器基本都是風扇加濾網模式,而濾網的更換成本較高。

“我們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設計一款創新產品,解決現在的霧霾問題。”作爲團隊隊長、上海健康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二學生沈佳宜說,後來發現超聲波的某些特性,比如空化效應,可以用到產品當中。

團隊這樣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可以想象空氣中有很多氣泡,包裹的污染物沒辦法完全洗淨,我們想用超聲波將這些氣泡擊碎,是不是會改善這一點。”

經過不斷地調試超聲波頻率,實驗最終證明了這一想法。“對於這種方法淨化空氣的效率、氣泵產生的噪音等問題,還需作進一步研究。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團隊製作的裝飾燈具有空氣質量指示功能。

本次比賽中,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創客團隊也關注了霧霾這一主題。該團隊製作了一款裝飾燈,通過編程將空氣檢測結果和LED燈光顏色聯繫起來,“燈光白色代表空氣質量正常,黃色是一般,紅色就是污染嚴重。”

該團隊向記者介紹,他們主要來自品牌管理專業,在結構工程、交互設計等方面所知不多,因此專門請了其他專業的同學當“外援”,一起完成這個作品。

現場評委、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Fablab O實驗室主任丁峻峰告訴記者,這次比賽中,大學生展現的創意能力和最終項目完成度都讓人驚喜,但總體上也存在動手能力不足,思路不夠開放等問題。

“有的學生到這裡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的數字化製造設備可以利用。” 丁峻峰說,許多學生還是習慣限定在自己專業思考問題,知識結構有欠缺,“更多的還是喜歡從社會層面思考問題,但個性愛好體現的不多。”

最終,除了超聲波空氣進化器獲得一等獎,AD love認知訓練手套項目獲得二等獎,情緒畫板、智能趣味冰箱和垃圾娘等項目獲得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