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覺迷》習近平會武統臺灣嗎?肯定會!(王建煊)
臺灣老是要抱住美國大腿,跟中共對幹,最後一定遍地都是稀巴爛的雞蛋。現在我們是雞蛋,我們就承認是雞蛋,雞蛋與石頭相處,要懂得自保的相處之道。(示意圖/達志影像)
中國共產黨1949年10月1日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天安門隆重慶祝,30萬人參加,至今已有73年。在這73年中,中國出現多位傑出領導人,但影響最大的,要數鄧小平。鄧小平1992年1月南巡深圳、珠海、廣州等地時,發表「南巡講話」,提出要實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就是資本主義,但卻可躲過走資派的困擾,中國因此成就40年的輝煌。
在此我無意來重述鄧小平對中國人的貢獻,而是想借此來提醒大家,像這樣一位國家領袖,他除了追求國家發展外,他心中念茲在茲的,還有什麼更重要的東西嗎?
在香港迴歸談判已有眉目時,1992年鄧小平曾兩次在深圳某處高地,眺望香港,當時雖天冷風大,也久久不願離去。鄧小平曾對友人說,希望1997年能到香港,哪怕是坐着輪椅,也要在我們自己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這是他離開世界前唯一的願望。香港1997年7月1日正式迴歸,鄧小平卻在當年2月19日病逝北京。
在中英香港迴歸的談判尚未結束時,鄧小平曾說,他另一個最大的願望,是腳能踏在臺灣的這塊土地上,哪怕只是短暫的時間也心滿意足,可見臺灣在鄧小平及中共領導人心中的重要性。
我提這些衆人熟知的往事,主要是想告訴大家,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心中最渴望的究竟是什麼?就目前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來說,他念茲在茲的恐怕也就是兩岸統一,臺灣迴歸祖國;倘能如此,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將是僅次於鄧小平,甚至超過鄧小平的民族英雄。這並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光宗耀祖,永留青史的偉大功勳。
我在擔任立法委員時,去大陸福州訪問時,曾蒙當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晚宴接待,覺得他是一位很踏實不苟言笑的領導,後來他調升浙江省書記,再任國家主席。2018年中共中央委員會建議刪除國家主席「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今年是習近平第三屆國家主席。習近平爲什麼要這麼做?想當皇帝嗎?當然不是,那是爲了什麼?簡單說,就是要在他的任內,完成兩岸統一的大業,在中共歷史上成爲人民心目中,一位叮噹響的領袖,非但在中國留名千古,在全世界也會是一位大家眼中的英雄。
但是心想武統就能武統嗎?二、三十年前,心雖想力未逮,但現在不同了。這幾十年,中國大陸國力提升,方方面面都令人刮目相看。重要項目幾乎樣樣世界第一,就以暫居老二的經濟規模來說,如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GDP在2014年就已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這些姑且不談,就以中共如果現在就要武統臺灣,他辦得到嗎?坦白說他們輕而易舉的就能辦到。
我們前國防部長,現任退輔會主任委員馮世寬說,如果中共犯臺,臺灣最少可守7天。前中科院院長龔家政在民主太平洋聯盟致詞時說:大陸可自海上、空中、地面對臺發動六波攻擊,6小時癱瘓臺灣,屆時你看不到一個解放軍,也看不到一個美國大兵。一般人包括國外專家的說法,你可以不相信,但我們自己國家最懂軍事的專家,統領三軍的國防部長,說的話總應該可以相信吧。
現在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形勢是:雞蛋與石頭,雞蛋去碰石頭,倒楣的是雞蛋;石頭如果砸雞蛋,倒楣的也是雞蛋。這句話是世界上被認爲最有智慧的猶太人告誡子孫所說的。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進犯奧地利,奧地利完全不抵抗,三天就被併吞了。奧地利是亡國了,但卻保全了奧地利全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如果奧地利去抵抗呢?結果人民死傷無數,財產、古物皆化爲烏有,最後還是無條件投降!
王老先生,你太老了,變得毫無鬥志,至少也應像前行政院長蘇先生鼓勵百姓,共軍來犯,我們拿了掃把也要去迎戰。823砲戰紀念日,國防部公佈「枕戈待旦,同島一命」的影片說:國軍有信心,也有能力,迫使敵人犯臺失敗,即使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會讓敵人越雷池一步。說得痛快,真的是這樣嗎?有一年,前聯勤留守署政戰部主任在媒體投書,他說:有次他與服役士兵閒聊,問到如共軍來犯,你們怎麼辦?一大半人說,爸爸媽媽交代,打仗時走在後面,遇共軍能逃就逃,不能逃就投降;另一半人,不是不答,就是沉默以對,沒有一個義憤填膺說,要拚個你死我活。
各位朋友,我們不是不愛臺灣,而是要愛之有道。現在老是要抱住美國大腿,跟中共對幹,最後一定遍地都是稀巴爛的雞蛋。現在我們是雞蛋,我們就承認是雞蛋,雞蛋與石頭相處,要懂得自保的相處之道。眼前的唯一辦法,就是與中國大陸和平談判,和平統一。關於和平統一,我會在後續文章裡提出想法,請大家指教。
編輯人語
廁身新聞界逾50年有餘,遍及所謂政要,歴經閱人無數,真掩鼻而過者,不知何以所措!但見得王建煊先生鮮少可比,正是聖經所說:「就是行爲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
芸芸衆生,「當東而西,當啄而飛,隨飛隨啄,羣雌粥粥」,任人嘈雜詖辭。反觀,王建煊酷愛說實話,做實事,爲人信實,故而《優傳媒》特藉「大義覺迷」四字,解「大義直言,覺知迷思」之意,邀以專欄,並與同好傳媒紛紛連袂,共襄盛舉。
自6月1日起每週四登場。且不言是否震聾發聵,但望各方有心之人投石入水,絲絲漣漪;趨行接近,飛逝遠颺。饗之讀者爲荷。
~~周天瑞 識
(作者爲前監察院長,本文原刊《優傳媒》,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