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畢加索,看這位版畫的天才!
巴勃羅·畢加索,他除繪畫、素描和雕塑作品以外,一生還創作了超過2400幅版畫。從早年在巴黎靠藝術謀生到晚年安居法國南部村莊,他一直持續通過版畫創作講述各式各樣的故事和想法,被譽爲版畫藝術領域最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天才之一。
近日,英國大英博物館舉辦了特展“畢加索:版畫家”,彙集約100幅蝕刻版畫、石版畫、油氈版畫等作品,展示畢加索對版畫技法的探索,及其不斷變化的藝術創作手法。
從用立體主義打破西方繪畫傳統,到用繩子和手套製作雕塑,巴勃羅·畢加索經歷了多種藝術創作。那麼,他又爲何一生都在創作版畫呢?通過大英博物館的展覽,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利用這種高雅的藝術流派,然後“玷污”它,將藝術史“玷污”得體無完膚,之後又賦予其反常的、堅韌的新生命力。
畢加索
畢加索,《海灘上的女人》,1947年
這一褻瀆行爲,從他1905年創作的版畫《薩洛梅》( Salomé)說起。希律王死死盯着薩洛梅的裸體舞蹈,但畢加索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聖經》中的國王,他將薩洛梅描繪成紅磨坊中的舞者那樣,擡起了她的左腿。畢加索已經在描繪身體了,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像一個盲人通過屁股的感覺來描繪它”。這種慾望推動着畢加索的版畫創作。1968年,畢加索創作了《拉斐爾和拉·福納裡娜》。在他的筆下,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和他的情婦在教皇的注視下以多種姿勢做愛。直到86歲,畢加索可能正在發表他作爲藝術家一生的宣言——身體,而非靈魂。
畢加索,《簡樸的一餐》,蝕刻畫,1904年
從巴塞羅那搬到巴黎後不久,22歲的畢加索創作了《簡樸的一餐》,這是他作爲職業藝術家創作的第一幅版畫。這幅畫與他當時以藍色和綠色爲主的畫作密切相關,描繪了一對貧困夫婦和一頓微薄的飯菜。
在他創作於1930年至1937年的大型蝕刻系列作品《沃拉爾系列》(Vollard Suite)中,肉慾與高雅藝術融爲了一體。你會看到一位滿臉絡腮鬍子的藝術家對其爲模特雕刻頭像比對裸體女人本身更感興趣。真實的模特有着古典的輪廓,但她的肖像卻是根據畢加索當時創作的雕塑而描繪的怪異的橢圓形造型。《沃拉爾系列》以畢加索的朋友兼代理商 Ambroise Vollard 的名字命名,包含畢加索在1930年9月至1937年間創作完成的100幅蝕刻版畫作品,反映了古典藝術對畢加索的影響以及他充滿波折的個人生活。同時,這一系列也講述了藝術的奧秘:藝術如何拒絕僅僅反映生活的畫面。當然,它也是骯髒的。
畢加索,《揭開女人面紗的花仙子》選自《沃拉爾系列》,1936年
在另一個場景中,描繪的是大鬍子藝術家與他的好夥伴牛頭人,他們正放鬆着。牛頭人和藝術家一邊舉杯,一邊與兩個裸體女人嬉戲,或者說是與同一個女人嬉戲,因爲這個女人的胸部和臀部是畢加索描繪他的情人瑪麗-泰雷茲·沃爾特(Marie-Thérèse Walter)的典型乳房和臀部。畢加索到底是藝術家還是牛頭人?他自嘲地說,藝術家和怪物就像是妓院裡的流氓一樣享受着他們的狂歡。
畢加索,《小女孩在夜晚引導盲眼的彌諾陶》選自《沃拉爾系列》,1934年
這裡展示的也不是《希臘神話外傳》。彌諾陶洛斯是一個最終在競技場上犧牲的怪物。提香和魯本斯等早期的藝術大家曾爲希臘神話繪製插圖,但畢加索將其挪用、咀嚼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性與死亡的故事。在最後一幅宣泄性的畫面中,彌諾陶洛斯因自己的罪孽而雙目失明,被一個女孩牽着走過黑夜。畢加索希望得到救贖。
畢加索,《佛朗哥的夢想與謊言》,1937年
《沃拉爾系列》是畢加索與內心野獸的對抗,但這一20世紀30年代的傑作也面對着法西斯深淵的暴力和非理性。接下來,呈現的是他在1937年創作的連環畫《佛朗哥的夢想與謊言》(The Dream and Lie of Franco,)。在這幅作品中,《沃拉爾系列》的雄辯變成了嚎叫。佛朗哥是西班牙內戰中極右翼勢力的領袖,他被憤怒地諷刺爲一個長出陰莖的洋蔥狀膿皰,他成了一個殘暴的、嗜殺的堂吉訶德。他的暴力結果讓人瞠目結舌。一位婦女對着天空尖叫,臉上流下黑線般的淚水。一位母親抱着孩子跑出家門,孩子的頭倒掛着,張着大嘴,眼神空洞。那可怕的樣子告訴你,孩子已經死了。
在其作品《格爾尼卡》中,這一令人痛心的喪子之痛被放大到了史詩般的規模。而展覽裡再現這一畫面也是爲了說明問題。畢加索的版畫和他的反戰繪畫之間還有另一種相似之處:它們都是黑白的。畢加索與版畫融爲一體,因爲版畫將一切都簡化爲白紙黑字。
畢加索,《女人頭像,朵拉·瑪爾7號肖像》,彩色幹針版畫,1939年
女人總是畢加索的心頭之患。這位陶醉於性幻想的藝術家將自己想象成牛頭人或薩提爾(古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1936 年,畢加索開始與超現實主義攝影師朵拉·瑪爾(1907-97 年)交往。朵拉·瑪爾不喜歡畢加索爲她畫的肖像,稱它們全都是“謊言”。作品《女人頭像》是用四塊印版印刷的,每塊印版一種顏色。畢加索使用粗糙的砂紙來創造紋理。
畢加索,《人物》,石版畫,1948年
畢加索,《小藝術家》,彩色蠟筆轉印石版畫,1954年
1945年,畢加索開始專注於石版畫技術,創作了版畫《人物》,描繪了弗朗索瓦絲·吉洛,她是畢加索於20世紀40年代中期的伴侶,兩人於1948年移居法國南部。在與弗朗索瓦絲·吉洛(1921-2023)的關係結束後,他於1954年創作了版畫《小藝術家》,描繪了吉洛和他們的兩個孩子的來訪。畢加索的悲傷在他對這一場景的描繪中顯而易見:孩子們低着頭畫畫玩耍,而他們的母親則在一旁守護着。
同時,畢加索也是最具同情心的政治藝術家。在他眼中,婦女永遠是戰爭的第一受害者,而母親則是戰爭的見證人。1937 年,他深愛的母親生活在戰爭中心的巴塞羅那,他爲母親取名“畢加索”。
畢加索,《青蛙》,糖水蝕刻、壓刀、幹針版畫,1936年
畢加索,《母雞》,糖水蝕刻、刮刀版畫,1952年
此次展覽也展現了畢加索與印刷商、出版商和其他藝術家的合作關係。其中,作品《青蛙》是畢加索爲法國博物學家喬治-路易·勒克萊爾·布豐伯爵的《Natural History, General and Particular》繪製的 31幅不同動物的版畫之一。畢加索熱愛動物,一生養過許多寵物。作品《母雞》是他使用蝕刻法重現了母雞茂密的羽毛。這幅版畫是紋理大師級的,展示了各種技術,例如用扁平的刷子創造鳥的斑點,以及用刮刀爲柔軟的羽毛添加清晰的線條。
畢加索,《跳躍的公牛》,水彩、水墨畫,1950年
畢加索,《燈下靜物畫》,彩色油氈版畫,1962年
畢加索,《長矛 II》,彩色油氈版畫,1959年
1950年,畢加索來到英國參加在謝菲爾德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和平大會,在旅途中,他與藝術家兼作家羅蘭·彭羅斯一起住在蘇塞克斯。在那裡,畢加索在彭羅斯參與創辦的當代藝術學院的訪客留言簿上畫下了這些跳躍的公牛。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1962年,畢加索專注於彩色油氈版畫技術,他與印刷師伊達爾戈·阿內拉(Hidalgo Arnéra)合作製作了大約200幅油氈版畫。阿內拉的工作室靠近畢加索在法國南部的家。
在常規的畢加索展覽中,你常常會激動不已,但隨後又會對他後期的作品感到失望。不過在此次大英博物館展覽中,這種感覺可能不會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畢加索的版畫並沒有衰退,反而呈現出一種粗野的藝術力量。
畢加索,《風暴中的樹,人們逃往教堂》來自《347系列》,糖水蝕刻、幹針版畫,1968年
畢加索,《畢加索,他的作品和他的觀衆》來自《347系列》,1968年
在一張畫面中,樹在搖擺,人物向教堂跑去,這是其《347系列》之一。1968年3月至10月,將近86歲的畢加索創作完成了347幅版畫作品,組成《347系列》,由大英博物館收藏。這是畢加索晚年創造力的爆發的證明,他以這一系列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並反思了自己的一生。我們在其中看到了歡快的裸體、搔首弄姿的藝術家和戴高樂的漫畫。畢加索站在巴黎學生革命的一邊,他是一個80多歲的老人,也是上世紀60年代的孩子。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的思想依然複雜。
展覽將展至2025年3月30日。
(本文編譯自《衛報》及大英博物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