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際級施政藍圖 張善政:未來不管誰執政都捨不得停下來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桃園市長張善政就職滿週年,他感性指出,桃園是蓄勢待發的城市,但也面臨成長陣痛期,單一捷運、公車不足、零市府闢建的快速道路、產業待智慧化和多元化等,市府團隊從產業、交通、建設、永續、智慧和觀光文化等6大領域,打造宜居桃園,過去1年讓基礎陸續就位,明年持續向前,以他提出的施政藍圖,未來無論誰執政,都會捨不得停下來,讓桃園成爲全方位的國際級都市,強調好的政策要有長遠的發展和影響,否則「要亮麗放煙火就可以了!」

張善政指出,10年前桃園人口數204萬人,10年來增加27萬人,每日有270萬人在市內通勤、50萬人跨區往返;桃園工廠數1.2萬爲六都第一,過去10年機動車輛數成長34萬輛,爲六都最快,人口粗出生率7.71‰亦爲六都最高,這些基礎都非常亮眼,代表桃園是蓄勢待發的城市,但也相對面臨成長的陣痛。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張善政說,目前桃園大衆運輸僅一條機場捷運,且公車路線及班次不夠密集、沒有市府闢建的快速道路,另外產業需要再提升智慧性與多元化程度,這都是桃園提升成國際級都市的挑戰。因此,市府以6大領域爲施政重點,希望將桃園打造成爲不一樣的城市。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張善政解釋,6大領域施政重點除交通要改善外,亞洲新矽谷是未來桃園的發展目標,同時產業必須更多元化;市立醫院、下水道等基礎設施必須持續加強;推廣對環境友善的產業;智慧科技必須融入施政產業、民生及教育當中;桃園好山好水,觀光與多元族羣文化必須加以彰顯。在6大主軸下,希望讓市民安居樂業,也培養最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張善政也大談桃園未來願景,在「好通勤」部分,大衆交通運輸是桃園未來重要的基礎,市府將以綠色運具配合TOD完善人本運輸網絡,包括捷運綠線、桃園鐵路地下化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其他多條捷運也陸續在爭取行政院覈定,未來將持續闢建多條捷運。同時桃園也需要區域間的交通串聯,市府規劃新設5條快速道路,包括城中快線、新梅龍、環城西路、桃北、板龍等,以及多條主要幹道,期盼將桃園的區域交通構築成更完整的路網。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張善政分享,在上任一年中,市府推動偏心左轉路暢計劃,以低預算、智慧與想像力改善塞車問題,平均交通滯留時間減少6分之1,10個重要路口滯留時間減少約9秒,今年也完成規劃100處偏心左轉路口,已完成改善逾8成;同時,TPASS通勤月票、A22老街溪站通車、YouBike前60分鐘免費、YouBike2.0上路、YouBike2.0E電輔車明年2月上路等,都是市府團隊在交通部分改善的成果。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在「好工作」部分,桃園產業過度仰賴傳統制造業,且智慧化、多元化程度不足,市府參照行政院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規劃桃園在不同區域推動國際物流、航空、循環經濟、綠能、智慧電動車、太空衛星、亞洲新矽谷、半導體及國防等產業。同時也打造優質的青創環境,希望讓青創團隊未來在元宇宙等領域中能有非常好的發揮,並大力輔助新住民的就業與產學合作、工地3D安全網也在多處試辦。此外,市府日前宣佈全國首創的大客車駕駛「受訓即就業」專案培訓計劃,明年並將成立智慧製造服務中心,從招募的創新做法至產業轉型都有非常好的規劃,爲桃園優質的工作環境打下非常好的基礎。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在「好就學」部分,校園的建設包括軟硬體方面,在硬體面,目前許多學校面臨總量管制的難關,市府持續努力推動學校擴建或新闢學校。同時,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青埔館)即將開幕、通學步道持續加強設置,智慧科技圖書館也預計明年於青埔動工。

張善政打造國際級施政藍圖,相信未來不管誰執政都捨不得停下來。(蔡依珍攝)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在軟體面,今年暑假市府推動科普、道德、美學、雙語及語文教育等夏令營,設法補強課綱中未能涵蓋之處,明年並將以遠距等方式推動非山非市課後科普教育,希望透過軟硬體並進,讓下一代更具有競爭力。此外,也推出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代理教師全年聘期、5歲幼兒教育助學金等政策。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在「好生活」部分,未來鐵路地下化騰空路廊將打造長約16公里的都市綠園道,相信將成爲亮點廊帶、帶動都市改造。市府並規劃將海岸打造爲珍珠海岸廊帶,桃園山林也非常漂亮,市府將開闢大龍門廊帶及山林體驗廊帶。而在開闢及整理觀光資源時可能面臨土地使用的限制,尤其在新屋、觀音等區域,市府將逐漸放寬使用規範,讓其符合未來觀光願景,也將持續向中央爭取支持籌設北橫國家級風景區。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張善政總結,就職一週年,市府團隊已完成超過150項大小政策,爲未來打下優質基礎,並獲得廣泛迴響,包含婦幼發展局即將揭牌、擴大肺癌篩檢計劃等。明年將啓動至少179項政策,相信市民朋友也會有相同的感受。張市長強調,要升級爲國際都市,未來必須完成包括空間改造、提升交通路網、產業結構多元化、掌握國際淨零碳排趨勢、打造桃園觀光生態綠廊等,桃園都準備好了。

張善政「張教授」上身,細數施政藍圖。(蔡依珍攝)

桃園市長張善政25日就職滿週年,他親自示範與AI分身互動,誓言打造智慧桃園。(蔡依珍攝)

未來市府將特別強調人本交通,包括通學步道、人行穿越道及自行車道等設置;在大型建設部分,也將全力推動包括地下水道、市政園區、市立醫院等。同時,數位發展是支撐未來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礎,市府將運用觀光資源與結合族羣文化多樣性,讓國際連結從桃園開始,使桃園成爲不可或缺的一環,並善加發揮城內連結,讓桃園成爲連結全球的科技智慧幸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