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集團營收3223億歐同比增15% 2024年推30款新車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3月13日報道    3月13日,大衆汽車集團召開2024年媒體溝通會,會上,大衆汽車集團公佈了2023年的關鍵財務數據,以及2024年的規劃和目標。

大衆汽車集團表示,2024年,集團首要目標仍然是實現可持續、創造價值的增長。

體現在財務方面,大衆正在實施集團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績效計劃,力爭至2024年底在全集團實現超100億歐元的可持續財務效應,降本增效,提高企業競爭力。

體現在產品策略方面,大衆汽車集團表示,集團堅信電動化是移動出行的未來,但將基於不同地區的電動化轉型速度,採取多技術路線的產品策略,比如繼續提供燃油車和推出改款和全新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數據顯示,2023年,大衆汽車集團營業收入達到3223億歐元,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達226億歐元,與去年基本持平;稅後淨利潤達179億歐元;營業銷售回報率仍保持在7.0%。

銷量方面,集團全年交付汽車約924萬輛,同比增長12%。

面向2024年,集團將迎來“全球首秀”之年,預計推出超過30款新產品,重點產品包括基於全新PPE高端電動平臺打造的高性能純電動汽車。

大衆汽車集團預計,2024年,其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5%;營業銷售回報率將在7.0%至7.5%之間;汽車業務部門投資比例將在13.5%至14.5%之間;汽車業務淨現金流預計在45億至65億歐元之間,其中包括用於未來投資以及電池業務併購的現金支出;汽車業務部門淨流動性將在390億至410億歐元之間。

核心提示:

1、2023年,大衆汽車集團營業收入達到3223億歐元,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達226億歐元,與去年基本持平;稅後淨利潤達179億歐元;營業銷售回報率仍保持在7.0%。

2、2023年,大衆汽車集團全年交付汽車約924萬輛,同比增長12%。面向2024年,集團將推出超過30款新產品,包括基於PPE平臺打造的高性能純電動汽車。

3、對於中國市場,大衆汽車集團將堅持“在中國,爲中國”戰略,進一步加快在中國的創新步伐、技術本土化等。

2023年,集團營業收入達到3223億歐元,營業利潤達226億歐元,稅後淨利潤達179億歐元。

儘管原材料衍生品估值效應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該因素在去年同期對業績產生了積極影響),集團營業銷售回報率仍保持在7.0%。不計上述估值效應的營業利潤爲258億歐元,對應利潤率爲8%。

汽車業務部門的淨現金流上升至107億歐元。截至2023年底,汽車業務部門的淨流動性達到403億歐元,體現了集團穩健的財務狀況。

集團每股優先股收益達到31.98歐元(提升2.26歐元,漲幅爲8%)。集團管理董事會和監事會提議在股東大會上向普通股股東派發每股9.00歐元的股息,向優先股股東派發每股9.06歐元的股息。相較於上年度,此次每股普通股和優先股的股息分別提升了0.30歐元,派息比率爲28%。

同時,大衆正實施集團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績效計劃,力爭至2024年底在全集團實現超100億歐元的可持續財務效應,以抵禦通貨膨脹及成本上漲等因素帶來的影響。公司正全力推進降本增效,包括優化原材料與產品成本、降低固定成本及生產成本,並提升銷售和售後服務的收益。

根據規劃,該績效計劃面向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可以強化集團競爭力、提升效率,同時釋放財務潛力,將其投資於產品和新業務發展。此外,該方案有助於長期保障工作崗位和工廠的運營。

投資方面,集團計劃在2025年至2029年的五年計劃中將投資規模控制在1700億歐元以內。資金將主要投資於新產品、區域市場、電池業務、純電動車型平臺,以及持續混動化的先進燃油車型。集團的投資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峰值,並在此後逐步調整,至2027年,投資額將趨近營業收入11%的目標水平。

2024年,集團產品組合將迎來大幅升級,採用混動技術的高爾夫(參數丨圖片)、途觀、帕薩特、明銳和速派等暢銷車型以及一系列純電動MEB車型的推出將進一步鞏固集團的市場地位。此外,一大批全新純電動車型也將陸續推出,其中包括基於PPE平臺的保時捷全新純電動Macan和奧迪Q6 e-tron1,以及基於MEB平臺的ID. 72和 ID.7 Tourer3、CUPRA Tavascan4和ID.Buzz5長軸距版車型等。

集團預計,未來幾個月西歐市場的訂單量將較去年快速增長。目前在售的純電動產品的訂單量預計也將提升。 整體而言,集團計劃在2024年推出30餘款新產品,數量創歷年最高。同時集團還計劃加大在電池戰略發展以及區域市場的投資。

回顧2023年,大衆汽車集團全球銷量約924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共交付77.11萬輛,同比增長約35%,並在所有區域市場均實現增長。同時,在2023年,集團純電動汽車在總交付量中的佔比達8.3%,並在第四季度達到約10%的峰值。

大衆汽車集團首席財務官兼首席運營官Arno Antlitz表示:“在充滿挑戰的2023年,大衆汽車集團業績表現穩健,我們希望在今年延續這一勢頭。爲了確保集團可持續的成功,2024年,我們將重點關注新產品投放、進一步優化成本、更有效地利用集團內部的協同效應,並通過繼續推動北美業務的盈利性增長,使集團在區域市場佔據穩固地位。”

堅持“在中國,爲中國”戰略,大衆汽車集團正進一步加快在中國的創新步伐、推動技術本土化,

在研發方面,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將扮演關鍵角色。目前,集團在合肥佈局了生產、研發和創新中心,大衆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作爲其核心,將使產品開發週期縮短30%。同時,該公司將開發面向中國本土市場的入門級車型平臺(CMP),基於該平臺的首批車型最早將於2026年進入市場。

爲進一步加強電動化攻勢,集團還與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和上汽集團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爲集團基於全球平臺的產品組合帶來補充。2025年至2026年,集團將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中開拓新的細分領域。

目前,大衆汽車集團已經制定了明確的產品路線圖:到2030年,集團旗下各品牌將提供不少於30款純電動車型。

同時,CARIAD中國已經擁有1000多名軟件專家,正加速將最新的數字技術集成到大衆汽車集團各品牌的車型中。爲加強本土化,集團已經與中國多家高科技企業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包括:與地平線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與中科創達合作開發信息娛樂系統,並在增強用戶體驗方面與上海沐傳工業設計進行合作。

2024年,大衆汽車集團將持續在華推進本土化進程,加速研發,將智能化技術更快地應用到集團旗下品牌的產品中,並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以提供更具經濟競爭力的產品。

2023年,集團各乘用車品牌的財務數據表現良好。除銷量實現強勁增長外,各品牌在計入原材料估值影響後,未計入特殊項目的營業利潤仍實現增長。

集團“核心”品牌集羣(大衆汽車乘用車品牌、大衆汽車商用車、斯柯達、西雅特/CUPRA)的營業銷售回報率由前一年的3.6%增長至5.3%。過去一年,“核心”品牌集羣銷售收入增長21%,達1378億歐元,這也讓“核心”品牌集羣向實現8%的戰略目標回報率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進取”品牌集羣(奧迪、蘭博基尼、賓利、杜卡迪)2023年的銷售收入增長至699億歐元,增幅爲13%,營業利潤爲63億歐元,營業銷售回報率爲9.0%(2022年爲12.3%)。不考慮原材料估值效應帶來的負14億歐元的影響,該品牌集羣的營業利潤由去年的66億歐元增至77億歐元,營業銷售回報率由2022年的10.6%上升至11.0%。

大衆汽車金融服務業務的營業利潤約爲38億歐元,相比2022年的高位下降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2023年二手車價格如期回調。2021和2022年,受半導體材料短缺影響,新車供應不足,導致二手車的殘值上漲。集團已在早期階段採取措施,對衝相關風險。

“卡車”品牌集羣(傳拓集團:曼恩、斯堪尼亞、Navistar、大衆卡客車)的營業收入由395億歐元增至457億歐元,這主要得益於銷量的增長、積極的市場和產品組合、更優的單車售價,以及汽車服務業務的增長。傳拓集團的營業利潤率也由前一年的4%提升至8.1%,營業利潤從16億歐元增至37億歐元。

同時,隨着CARIAD開發的軟件正按計劃越來越多地應用於集團旗下的車輛中,CARIAD的授權許可費用收入增長約30%,達到11億歐元。受業務模式影響,CARIAD上一年度虧損24億歐元。CARIAD投入大量前期資源,發展未來軟件架構,這些投入將在未來通過許可費用的方式實現收益。運營方面,集團正加速核心軟件產品的投放,例如,保時捷純電動Macan和奧迪Q6 e-tron將於今年上市。

電池業務方面,由於高額投資以及在不同國家建立團隊的成本支出,該業務板塊出現了4億歐元的運營虧損以及8億歐元的現金淨流出。但這些投入對大衆汽車集團電池業務的戰略佈局至關重要,未來也將推動集團電動汽車產量的提升。

在“regenerate +”戰略方面,大衆汽車集團計劃,2040年在全球所有生產基地整體實現淨零碳中和,將比原計劃提前10年達成這一目標。至2030年,包括中國區在內的全球工廠將實現外部電力供應100%來自碳中和能源。目前,集團在歐洲的全部工廠已100%使用綠色電力,八家歐洲工廠在運營中實現了淨零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