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賺140億後,杭州銀行還要再融資80億

4月19日晚間,杭州銀行發佈了2023年財報。

這份成績單堪稱“好得出奇”,營收、淨利、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統統正增長,直接碾壓一衆上市銀行。

數據顯示,2023年杭州銀行大賺超過140億,年底未分配利潤增加81億達到383億。然而,其22%的現金分紅率卻在上市銀行中排名靠後。

在發佈財報的同時,杭州銀行宣佈將80億元的再融資決議有效期再延長1年,繼續推進再融資進程。

在部分投資者看來,業績亮麗,分紅小氣,隱藏利潤,伸手要錢,這幾個標籤同時貼在了杭州銀行身上。

大賺超140億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在利率不斷下調、按揭重新定價的大環境之下,杭州銀行2023年竟然實現營業收入350.16億元,增幅6.33%;而在淨利差不斷收窄之下,竟然實現淨利潤143.83億元,增幅23.15%,遠超營收增幅。

從營業收入的構成來看,更是有種不可思議的穿越週期之感:公司實現利息淨收入 234.33 億元,同比增加 5.76 億元,增幅 2.52%。

財報顯示,杭州銀行2023年生息資產平均利率3.87%,較上年下降19個基點,那麼利息淨收入的增長何來?

答案是“以量補價”。

財經衆議院發現,杭州銀行生息資產平均餘額較上年增長14.82%,抵消了利率下調的影響。

另外讓同行羨慕不已的是,杭州銀行在利息收入增加的同時,非利息淨收入增長14.97%;非利息淨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爲33.08%,較上年同期提高2.49個百分點。

最終覈算下來,杭州銀行2023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43.83億元,比上年的 116.79億元,大增了27億元。

在淨利差下降15個基點的情況下,盈利能力卻上升,總資產收益率0.83%,上升0.05個百分點;淨資產收益率15.57%,大漲1.51個百分點。

不過,令投資者不滿的是,杭州銀行這臺“印鈔機”,分紅卻並不大方。

利潤分配方案顯示,2023年的現金分紅率僅爲22%,在上市銀行中屬於較低水平,也低於30%需要做出說明的紅線。而且在未來幾年的投資者回報規劃中,杭州銀行分紅率的下限仍舊定在了20%。

杭州銀行在分紅方案中解釋了現金分紅率低於30%的原因:一是增強抵禦風險能力,保障內源性資本的持續補充;二是合理保留部分利潤以充實核心一級資本,滿足合意信貸規模投放,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碗裡少了點,但鍋裡就多了點。截至2023年底,杭州銀行未分配利潤 382.95 億元,較上年末的301.98億元,增長了81億元。

看到這個數據,投資者心裡可能咯噔一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增加81億的未分配利潤,那麼,杭州銀行的80億再融資還有必要嗎?

恰好是在財報發佈的同時,杭州銀行又發佈了一條公告,宣佈將再融資的有效期延長一年。

這意味着,杭州銀行還是要堅定不移推進再融資。

擬募資金額一夜驟降45億

杭州銀行的再融資命運多舛,去年已經遭遇了一波變故。

2023年6月26日,杭州銀行公佈了再融資預案,擬向不超過35個投資者發行不超過9億股,募資不超過125億元。

預案公告後,包括財經衆議院在內的媒體對此方案提出了質疑,認爲杭州銀行在手握300多億未分配利潤的情況下,再融資的必要性存疑。

媒體質疑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27日,杭州銀行就修改了定增預案,在擬發行股數上限不變的情況下,募資金額下調爲不超過80億元。

這意味着,募資金額一夜之間減少了45億。

而此次延期一年,再融資能否修成正果?答案顯然是未必。

看看中信銀行的定增就知道,從2022年提出預案已經延期兩次,決議有效期從2023年6月延期至2025年6月,目前仍然沒有落地。

更值得關注的事,此次交出業績亮麗的成績單,但對杭州銀行的再融資來說,未必盡是好消息。

按照杭州銀行的定向增發預案,定價取決於以下兩個價格中的孰高者: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平均股價的8折;以及每股淨資產。

由於目前銀行股的股價普遍低於每股淨資產,如果市場行情沒有根本改變的話,每股淨資產顯然會高於市場股價,定增價格就取決於每股淨資產。

由於業績亮麗,截至2023年底,杭州銀行每股淨資產爲15.90元,相比上年的13.76元,暴漲了15.55%。

杭州銀行截至4月19日的收盤價爲12.05元,而每股淨資產爲15.90元,假設杭州銀行開始定增的話,增發價格就是15.90元。

這對參與定增的投資者來說,顯然沒有吸引力,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懲罰,因爲按現在的價差計算,一旦參與,每股就要虧掉近4塊錢。

面對不斷暴漲的淨資產,意味着投資者買股的價格更高,參與的積極性就更低,杭州銀行的定增落地就相對來說難度更大。

除非杭州銀行的股價漲幅超過每股淨資產20%以上,這樣打8折後拿股纔有利可圖。當然,如果是長期投資,或者有其他目的,就另當別論。

繼續推進再融資

要不要放棄再融資?這對杭州銀行來說,確實是個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杭州銀行的再融資其實未必有那麼迫切。

當時杭州銀行拋出125億的定增預案時,媒體質疑的理由就是,手頭有錢而伸手向市場要錢。以當時2023年一季報數據來看,其手握340億未分配利潤,並且撥備覆蓋率高達565.68%,遠超監管標準和政策導向,有隱藏利潤的嫌疑。

從2023年的財報來看,這些問題依然存在。截至2023年底,杭州銀行撥備覆蓋率561.42%,比上年略降3.68 個百分點,但仍屬於極高水平。

杭州銀行在財報中透露,定增目前已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的核準文件,鑑於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及授權有效期將於2024年7月17日到期,爲保障發行工作的順利開展,決定將融資有效期延長一年,並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從資本市場監管環境來看,大手筆從市場融資的行爲,不僅股民不樂意,監管也從嚴審覈。市場和監管兩方面的力量,都意味着定增落地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