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去世前真心話曝光:不愛多迪,不想離婚,只想回查爾斯身邊

開弓沒有回頭箭,用這句話來形容英倫王妃戴安娜人生的最後幾年,最恰當不過。

1997年,黯淡的巴黎夜幕降臨,一聲巨響打破了寧靜:一代人民王妃戴安娜,在巴黎遭遇車禍離世,與她一同離世的,還有情人多迪。

戴安娜與多迪的驀然離世,似乎也終於將戴安娜、查爾斯、卡米拉、多迪的“混亂多角愛情故事”,畫上了句號。

並且,查爾斯在戴安娜死後,一切都按照戴安娜生前就準備好的遺囑來籌備的,讓戴安娜走的“很安心”。

可戴安娜,真的安心嗎?

許多年後,戴安娜的閨蜜珍妮,以及戴安娜生前約好的一位傳記作家的作品問世,纔將戴安娜與查爾斯離婚後的一些事情,呈現了出來。

原來,戴安娜,從未想過與查爾斯離婚。

1991年,戴安娜與查爾斯的夫妻矛盾,在卡米拉的介入下,在戴安娜的內心太空虛不斷的尋找情人並且遭到曝光後,再也無法壓制。

戴安娜與查爾斯,爲了可以不再爭吵,保留自己在彼此心中形象的“最後顏面”,倆人選擇了分居。

當夫妻出現了難以化解的矛盾,並且彼此因這個矛盾不斷的爭吵,導致夫妻感情被一點點的磨滅時,總是喜歡選擇“分居冷靜”的方式,來嘗試着挽回。

可事實證明,分居冷靜,只會讓本就出現了裂痕的夫妻關係,加速破裂。

分居一年後,聯繫越來越少,聊天越來越官方後,查爾斯與戴安娜,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倆人的愛情已經沒有了,夫妻關係難以挽回了。

對於這樣的局面,查爾斯是無所謂的:他的內心,是愛着卡米拉的,與戴安娜離婚也好, 還是爲了保持王室顏面,維持表面夫妻關係也罷,查爾斯都無所謂。

可這樣的局面,讓戴安娜無法接受。

戴安娜是個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與愛的女人,同時她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母親。

戴安娜很小的時候,她的母親就因無法容忍丈夫的風流與出軌,選擇了離婚並且遠走他鄉。

母親的離開,父親的不作爲,讓年幼的戴安娜始終生活在一個缺乏愛的環境裡,這不僅讓戴安娜變得渴望得到愛,更讓戴安娜“引以爲戒”。

戴安娜的閨蜜珍妮曾透露:查爾斯剛剛出軌的時候,戴安娜就悲傷欲絕,當時自己就建議戴安娜離婚,但遭到了戴安娜的拒絕。

戴安娜說:你無法想象,從小生活在父母離異環境中的自己,是多麼的“卑微”,所以她願意不計一切方式去維持自己與查爾斯的夫妻關係,就算不爲自己,也要爲了哈里與威廉。

只是,當一個人太過於執着於一件事的時候,這件事就容易變成執念,而執念,總是伴隨着不好的結局。

戴安娜對婚姻的維護,也在歲月的衝擊以及出於她的母愛原始心理激盪下,變成了一種執念。

1992年,戴安娜犯蠢了。

在92年的一天,英國國寶級影視團隊,聯繫到了戴安娜,表示想對戴安娜做一期專訪,更希望以此來證明:黛妃與王儲的夫妻關係,依舊和睦。

天真的戴安娜,在“維持夫妻關係的執念”的驅動下,同意了。

爲什麼說戴安娜接受採訪,是執念的衝動呢?

這就不得不提,在“三個人的愛情”全面曝光,引爆輿論後,戴安娜的私人秘書傑夫森說的那番讓人深思的話語了。

戴安娜接受採訪的時候,戴安娜自己是知曉:自己不經過女王的同意,就冒然接受採訪,是違規的行爲,是很容易激怒女王的。

而傑夫森更知曉這件事的重大與背後的隱患,所以他第一時間通知了查爾斯。

卻不想,查爾斯聽完事情經過後,沉思了幾秒就淡然的說道:知道了。

後來傑夫森回憶這件事的時候表示:從戴安娜接受採訪開始,倆人的離婚,就已經是必然的事情,並非是戴安娜公然違規了,而是戴安娜與查爾斯對這件事的不同態度。

戴安娜知曉自己的行爲是不合規的,可她還是期望可以通過輿論的力量逼迫卡米拉離開,讓查爾斯回到自己身邊,所以戴安娜說出了讓人驚訝的話:“我的婚姻太擁擠了”。

戴安娜,在拼盡全力的挽救自己的婚姻。

可反觀查爾斯呢?

查爾斯在明知曉戴安娜的行爲會激怒女王的情況,也沒有制止,反而是淡然的看着一切的事情發生。

這說明在當時的查爾斯的內心,他是期待戴安娜冒犯的。

只有戴安娜做出了愚不可及的事情觸怒了女王,他纔有足夠的理由,結局自己與戴安娜的婚姻。

1992年那場看似‘離婚導火線’的採訪,本質來說,不過是查爾斯與戴安娜的相互“算計”。

只是戴安娜極力的挽回婚姻,查爾斯在瘋狂的逃離婚姻罷了。

兩人的你追我逃,也註定了倆人的婚姻結局是失敗告終。

在這件事背後,還有個小細節可以反映當年倆人的心思:戴安娜冒犯王室後,女王就寫信希望查爾斯與戴安娜離婚。

收到女王的信件後,查爾斯立刻同意了離婚,反觀戴安娜,一直拖延着,拖到了1995年,無法再拖延,且已經用盡一切辦法,都無法挽救後,戴安娜才撒手同意離婚。

離婚官司結束後,坐在沙發上的戴安娜,一下子就哭了起來。

從這也能看出,戴安娜真的不想離婚。

而離婚後,戴安娜“迅速愛上多迪”,並且與多迪度假,引起輿論譁然時,戴安娜的私人管家面對記者的提問時,只是淡然的說道:戴安娜並不開心,她不會與多迪結婚,倆人只是玩玩……

那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以爲管家在替戴安娜辯解與“拖延”。

可當多年後,戴安娜的傳記問世後,傳記中也有戴安娜對離婚這件事的看法:戴安娜,從未想過離婚,從未。

1996年戴安娜的哭泣,也並非是失去了王妃寶座,而是戴安娜不明白:自己已經全力挽救婚姻了,怎麼自己的婚姻還是變成這樣了呢?

而在戴安娜的生命結束前夕,與閨蜜珍妮聚會時,戴安娜仍在說:離婚,不是自己想要的。

其實想想也理解,戴安娜又怎麼可能會想離婚呢?

父母婚姻的破碎,是戴安娜一切不幸的開端,戴安娜一生都在避免走上父母夫妻關係的老路,更害怕自己的婚姻破碎讓哈里與威廉受傷。

可最後,就連“爲了哈里與威廉”,都成爲了“無法完成的執念”。

戴安娜不僅離婚了,還在離婚後不久就與情夫遭遇車禍亡故,導致了威廉與哈里的性格,都存在一定的穩定:威廉老謀深算宛如帝王,哈里偏激做事不計後果……

若當年黛妃沒有離世,興許威廉與哈里的人生局面,也會改寫吧?

可惜人生不是劇本,沒有重來的機會。

縱然黛妃不想離婚,也不愛多迪,到死亡時仍想與查爾斯再續前緣,給威廉與哈里一個美好的成長環境。

可最後的結局,都與戴安娜想的截然相反,時也命也運也,大抵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