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觀衆更好地“讀懂”自然(新語)

嚴洪明

自然博物館擁有豐富的生態文明教育資源,需要提供更多感知與觸摸自然的新方式,才能更好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到博物館看場恐龍化石展,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參加生態主題親子研學遊,沉浸式體驗綠水青山之美;在專業講座上與科學家近距離接觸,瞭解珍稀瀕危動植物的保護情況;經過短期培訓,小朋友體驗講解員職業,將自己的收穫傳遞給更多的人……當下,人們以各種鮮活的方式走進博物館、學習知識。

文物展品是博物館的基礎資源,也是對外展示的窗口,博物館要把學術成果轉化爲藝術展示,讓知識教育深入淺出。浙江自然博物院每年將最新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爲展覽,將嚴肅、專業的內容通過生活化的語言、活潑生動的案例展示給觀衆,帶觀衆更好地“讀懂”自然。比如,在研究館藏標本時,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專家發現,很多海洋生物渾身帶“刺”,它們的刺是保護自己還是攻擊敵人?結合研究成果,我們設計展出了海底“刺客”特展,介紹詞嚴謹又不失風趣。觀衆通過展覽,可以瞭解不同海洋生物的生活習性,樹立起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意識。這一展覽還走進了四川省資陽市博物館和陝西自然博物館進行巡展,惠及多地觀衆。

營造沉浸式參觀體驗,激發觀衆的“探索欲”,讓展覽有意義、有看頭、有趣味。展覽不僅要有知識文化內涵,還要激發觀衆的參觀和探索慾望。自然博物館陳列設計常用情景再現的方式,爲觀衆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人類的奧秘”特展,從“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3個部分引導觀衆探尋人類進化史。點一點24小時博物館鳥類標本下方的“鳥聲”按鈕,孩子們可以聽見不同的鳥叫聲;戴上AR、MR眼鏡,動植物標本的3D復原動畫栩栩如生,觀衆還能參加數字劇本闖關互動;4D科普電影、微型博物館、繪本書籍等進一步拓展博物館教育、服務功能,更好地滿足觀衆對個性化、多元化和高品質文化服務的新期待。

舉辦多樣化教育活動,打造科普研學的“大課堂”。自然博物館擁有豐富的生態文明教育資源,需要提供更多感知與觸摸自然的新方式,才能更好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浙江自然博物院以學校、家庭、社會教育需求爲導向,創設了館本課程、校本課程和研學線路,研發了100餘個博物館課程,年開展教育活動1000餘場次,“綠水青山研學營”以“乾貨滿滿”等標籤出圈。在“博物館奇妙夜”夜宿研學中,孩子們可以與父母一起搭帳篷,陪伴着自己喜愛的展品入睡,還能走進戶外園區,尋找鳥類與苔蘚,近距離感受自然環境。博物館的一系列探索,都是爲了培育青少年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觀念,讓越來越多孩子在研學中尋得真知、感悟成長。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博物館教育通過其特有的“語言”“符號”“場景”來呈現知識,具有實物性、情境性、體驗性、主動性、終身性等特點。持續利用專業教育資源,經過科學研究和專業化整理,通過情景式展覽和多元化的研學教育,自然博物館才能爲公衆提供多系列、多層次、多元化的生態教育,讓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博物館建設,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作者爲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