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癌爸爲子女積極治療 全家透過繪畫對話療愈

癌症希望基金會 「1001個希望親子營」陪伴家庭分享罹癌經歷,並協助孩子將情緒轉換成勇氣,回饋給罹癌父母,給予支持。(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顯示,30至59歲中壯年罹癌病友,已從2008年的3萬3381人,攀升至2018年的4萬3507人,在10年間成長了1.3倍。然而中壯年罹癌人口攀升的同時,衍伸出癌友與家庭成員經歷因罹癌所造成的新家庭角色分工與任務,不僅容易產生與子女溝通病況,傾聽感受的問題,更衍生出家庭照顧人力不足和經濟問題。

爲提供癌友家庭支持,癌症希望基金會每年皆舉辦「1001希望」計劃,今年則將服務對象從癌友延展至家庭內的未成年子女,分齡舉辦「種子營」、「夏/冬令營」和「親子營」,期待藉由支持性團體的舉辦,讓癌友家庭運用各式媒材,透過團體的引導、分享,改善癌友家庭的溝通關係,陪同家庭一起面對癌症。

癌症希望基金會表示,今年的「1001希望-親子營」以「希遊記之無敵經書」爲主題,以此家喻戶曉的故事爲發想,意喻每個癌友家庭都有一部專屬的無敵經書,家庭成員們分別擁有自己的角色與天賦能力,等待着被髮掘,只有一家人同心協力一起努力經歷取經路上的種種難關,才能順利得到無敵經書!

今年北區的親子營在晴朗的秋日展開,營隊開始的前一刻,癌友家庭之一的毛哥帶着氧氣瓶,由10歲兒子小旭推進營隊現場,大女兒小淇則幫忙提着爸爸所需的醫療用品。罹患下嚥癌及食道癌的毛哥,時不時猛烈咳嗽,但仍儘量在不麻煩他人協助下參與。

單親爸爸毛哥是家中的支柱,儘管身體虛弱,仍非常投入活動,時時以眼神提醒關心兩個孩子的適應和融入狀況。藝術治療師邀請大家透過畫作表達自己首次得知自己/家人罹癌時的感受,稚氣未脫的小旭畫了一朵三層顏色的雲和彩色的雨之圖像。

小淇看到後,也畫下烏雲下雨但有一位被太陽和七色彩虹包圍的微笑小朋友之圖像。毛哥則是以一幅有山有水的美麗風景圖,羣山間有太陽照耀,來呈現他的心境。

小淇在團體中,分享自己得知父親罹癌的經過,當時爸爸清楚告知她需肩負起責任照顧弟弟。十分早熟的她很快接受這個突來的狀況。她說,畫中的小人是弟弟,儘管下着雨,旁邊的太陽表示弟弟始終保持樂觀,希望雨過天晴。

毛哥則分享了自己的風景畫表現的也是他的心願,希望自己還有機會帶着孩子到處遊歷,觀賞人生風景。他也用自己的生命故事鼓勵在場癌友,當他得知罹癌時已是癌末,醫生評估只剩一年存活時間,但身爲家中經濟支柱也是唯一家長的他,積極接受治療至今已超過一年,他希望自己還能持續陪伴孩子到成年。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李佩怡表示:「在父母罹癌的同時,孩子也因共同經歷癌症治療過程的波折處在恐懼、悲傷、憤怒或自責的情緒中,除了這些長期積累的情緒壓力必須有方式抒發,更應該透過專業協助與良好溝通,將其轉成正面力量。

公益夥伴臺灣安進企業公共事務處長邱韋靜表示:「安進的企業使命爲『照護病患』,很榮幸成爲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公益夥伴,爲癌友盡心力。安進同仁們也自發擔任營隊志工,近距離陪伴體會癌友家庭的心境,支持癌症家庭累積溫暖正向的心靈能量,擁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