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四個月的臺灣

示意圖達志影像

兒子陣子當兵,兩週後兒子休假返家,由於我自己當兵是40年前的事,很想知道今天台灣的年輕人兵役是怎樣的情況?一番談話後,我大致整理如下:

一、兵役期4個月,高中和大學軍訓大約可抵1周。二、基本訓練兩個月,不算嚴格,長官不會吼人。三、現在浴室隔間,洗澡要排隊。四、上課在連集合場,每堂課中間有10分鐘休息,有小貨車作爲活動餐車開過來,販賣三明治吐司以及冷熱飲等點心。五、連隊出操時,會有救護車隨行,1個連有1輛救護車。六、身體過敏、體能較弱的士兵軍服上有紅色臂章,方便長官辨識。七、班長跟每個士兵家長都保持電話聯繫。八、每週六、日可定期返家,週六一大早有遊覽車軍營送到臺北,週日下午5點半同一時間集合接回。九、每個月發6000元的零用金。以上就是現在4個月兵役的大致情況。說實在的,這已經不是我們所記得的當兵,而比較像過去救國團戰鬥營活動的加強版,而且還有一點像帶小學生般,幾乎可以組家長會了。

臺灣兵役原本是兩年的義務役,2000年決定逐步廢除義務役,改爲全募兵制。2008年服役縮短成1年,並訂於2017年完全結束義務役制度。基本上,以後男生就不用再當兵了,全部改爲志願役。至於後來爲什麼又出現一個4個月的兵役呢?所有的訊息都指出美國人有意見,他們覺得取消義務役後臺灣兵不夠,所以蔡政府又創造出「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等於是做給美國人看的,本質上是外交妥協。

這4個月的兵役並不是真正當兵,幾乎沒有軍事上的意義,2013年的洪仲丘事件對臺灣軍隊內部訓練管理髮生深遠的影響,主要是修了法,把和平時期軍人審判軍法轉移至民間司法。這意味着,民間司法體系的法官擁有審判軍事管理體系權力,軍隊的管理獨立性與地位明顯滑落。只要有哪個士兵出意外,不管什麼原因,從師、旅、團、營,一直到連、排甚至班的軍官,都可能列爲被告,即使最後證明沒事,對指揮官的尊嚴和處境也將構成嚴重的打擊。這種情況會導致人人自危,絕對不敢有太嚴格的訓練,一旦出事,必然吃不完兜着走。

如此,很難想像「有志之士」會把當兵看成榮耀以及個人的前途。高級軍官急着退役,幾所主要官校招生名額嚴重不足的現象,也不難想像了。偏偏這個時候,蔡英文總統用兩岸對抗的方式贏得總統大選,還用強硬的口氣說,如果中共武力侵臺,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問題是臺灣的代價是誰付的呢?全臺灣只有蔡總統1人有「轉移演練」,她也沒有小孩在服役,當然無所謂。柯P說,臺獨家人都在國外,所以怎麼主張都無所謂。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下一代確實像飄在空中,他們沒有受過民族精神教育,無力對岸做有效的對話;他們不用再當兵了,卻被民進黨教導可以依靠美國人,但美國人又叫他們去當兵,就這樣被推來推去。未來4年,卻又是無可逃避的局面,其困難程度將是1949年以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