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80週年系列--對歷史負責 對民族負責
國家傷痛不容忘卻
侵華日軍在1937年12月13日攻陷當時的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後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暴行,美麗的金陵變成人間煉獄。大屠殺期間和之後一段時間《紐約日報》、《讀者文摘》、《曼徹斯特導報》、《中央日報》等中外媒體都進行了大量揭露。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也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認定有30多萬同胞在大屠殺中罹難,並於抗戰勝利後在南京軍事法庭、遠東軍事法庭對谷壽夫等戰犯予以嚴懲。大陸方面近年來蒐集的相關檔案也於201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鐵證如山史實昭昭。當代最重要的民族主義理論家班乃迪克.安德森說過「沒有什麼比無名戰士的紀念碑和墓園更能鮮明地表現現代民族主義文化了。」每一位中華兒女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心靈都會深受觸動。南京大屠殺不僅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爲慘痛的一頁,也是大和民族曾經犯下的踐踏人類基本道德準則的滔天罪行,不僅中國人民不會忘、日本人民也不能忘。
近年來大陸方面日益重視南京大屠殺史料的挖掘和對死難者的紀念。2014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12月13日定爲南京大屠殺國家死難者公祭日。之後年年以國家的名義和莊嚴肅穆的公祭儀式祭奠死難者。
相較之下近20多年來除馬英九曾提及希望日方勇於認錯外,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等臺灣當局當權者或極力迴避、否認或附和日本右翼分子的錯誤史觀。臺灣社會卻大多對這場民族災難選擇性遺忘或抱持事不關己的冷淡態度,青年一代尤甚。
究其原因主要是「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和對祖國大陸的疏離感。兩岸長期未能完成統一,客觀上強化了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疏離感。而以「臺獨」圖謀爲指向的歷史教育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例如李登輝當政時期,依據1995年臺教育部門公佈的課綱編撰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對南京大屠殺的記述輕描淡寫。再如依據陳水扁上臺後頒佈的新課綱編撰的教科書,更對南京大屠殺史實或完全刪除或極度簡化。
「欲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臺獨」政客、民進黨當局之所以刻意淡化、抹殺南京大屠殺史實,是因爲他們處心積慮要切斷兩岸的歷史、文化連結,給臺灣民衆尤其是青年學生「洗腦」灌輸兩岸「一邊一國」「臺灣和中國要分清楚」的概念,爲實現「臺獨建國」厚植社會、民意基礎。同時還可以取悅、迎合日本右翼勢力,拉攏日方抗衡大陸。
在「臺獨媚日」錯誤史觀誤導下,臺灣許多青年很難理解大陸青年爲何對日本總是「另眼相待」、爲何對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着高度的共鳴。類似歷史問題的認知差異常常引發兩岸網友的罵戰。長此以往只會升高兩岸同胞的敵意、對立。
如何導正多數臺灣青年錯亂的國家民族認同?筆者以爲對於兩岸青年來說,沒有「共同」難有「認同」。「共同」主要包括:一是共同的歷史記憶和生活經歷,二是共同的奮鬥追求和情感、價值。
兩岸人民同文同種、同屬中華民族。就歷史而言,大陸青年要了解、理解臺灣同胞常提及的「悲情」,臺灣青年也要了解、理解大陸同胞對近代以來遭受外敵入侵欺壓歷史的屈辱感和悲情意識。「臺灣悲情」與「中國悲情」是相通的,前者是後者的一部分。
只有實現民族復興,臺灣得以共享偉大祖國的成就和尊嚴,臺灣人可以揚眉吐氣地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臺灣悲情」才能得到徹底化解。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迫切需要增強對國家史、民族史的共同認知,唯有如此才能從「他羣」變成「我羣」,由價值觀的分享,進而實現「心靈契合」。
青年攜手共同拚搏
兩岸青年還應多交流、多來往共同打拚攜手奮鬥。大陸正積極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努力,爲臺灣同胞來大陸生活發展提供便利,熱誠歡迎廣大臺灣青年來大陸求學、就業、創業、定居、發展。「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中,在民族復興進程中,揮灑青春、拚搏奮鬥,定能讓臺灣青年發現世上真有比「小確幸」更值得追求的大幸福、大夢想。
戰爭是殘酷的,和平是珍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和豐碩成果來之不易。廣大臺灣青年應該認清「柔性臺獨」「去中國化」的危害,堅決反對「臺獨」分裂。這既是對自己負責、對臺灣負責,也是對國家、民族負責,更是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最好的告慰。
(作者爲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