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22年! 新竹竹蓮國小多功能活動中心明年啓用

竹蓮國小多功能活動中心,歷經1年多工程,可望於明年完工啓用,圖爲代理市長陳章賢日前前往瞭解工程進度。(陳育賢攝)

新竹市竹蓮國小自921大地震後,原有活動中心建物下陷與樑柱斷裂,經評估爲危樓後拆除,市府投入近1.15億元打造全新的多功能活動中心,歷經1年多工程,目前進度達77%,可望於112年度完工啓用,讓孩子有個舒適且兼具美學的活動空間。

代理市長陳章賢表示,市府非常重視孩童學習環境,近年積極推動「新校園運動」,至今累計投入逾59億,改善36棟老舊校舍,透過建築美學與校園連結,爲新竹市的孩子打造「知識遊樂地」,強調校園美學及學習多元性,提供學生開心自在學習的校園環境。

竹蓮國小多功能活動中心,歷經1年多工程,可望於明年完工啓用。(陳育賢攝)

市府指出,竹蓮國小自921大地震後,因原有活動中心建物下陷與樑柱斷裂,經評估爲危樓後拆除,又因校內用地產權複雜,且重建金額過高,至今沒有1個能讓師生在雨天能夠使用的活動場地,市府因此積極向教育部申請經費補助,並增加市府自籌款,投入近1.15億元打造全新的多功能活動中心。

新建3層樓的多功能活動中心工程規畫設計含舞臺、球場、多功能視聽會議室及知動教室等多功能空間,突破以往室內活動中心封閉樣貌,中間場地可彈性做爲各類球場及表演場地等,頂棚採用H型鋼及雙層金屬屋頂板質,以穿透設計,大量引入自然光,讓整體空間更加通風。

工務處處長葉時青表示,考量學校活動中心使用的多元性,設計「多功能舞臺」,利用活動中心兩層樓的空間,由高而低設計出階梯座椅、舞臺、席地而坐區域,既可作爲表演場地、會議室、比賽場地與看臺。

此外,設計師更善用基地環境的條件連接校園既有的開放空間,提供孩童等待家長或安親班時能遮風避雨的上下學動線。

竹蓮國小校長劉向欣指出,該校一直缺乏適當的場地供師生辦理大型活動使用,歷經2年多的努力建置多功能活動中心,未來,學生的學習可以免除天候限制,不僅可以提供體育性等課程使用,也終於有適當場地可以辦理畢業典禮及校慶。

此外,市府未來也將規畫竹蓮國小周邊通學步道,爲新竹市孩子打造安全、美學與舒適的最佳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