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輪疫苗預約 北市加開5處BNT施打站

指揮中心統計顯示,第一階段施打第一劑BNT疫苗量能,最高是高雄市,爲88.82%,其次是臺中市86.27%。而臺北市只有39.53%,是六都中最低的。北市澄清,這是爲避免疫苗混淆,每個診所一次只施打一種疫苗。

依目前各縣市符合預約資格人數統計,接種地區選臺北市之符合預約資格人數約計37.9萬人,其中符合BNT第一劑人數約爲14.3萬人、符合莫德納第二劑人數約爲10.9萬人,符合AZ第二劑人數約12.7萬人。

指揮中心指出,依過去預約平臺運作經驗,實際預約人數約爲符合預約資格人數之八成,因此希望各縣市開設約八成接種量能。第12期第一階段北市自行設置預約接種量能,BNT疫苗爲5萬6,672人(爲符合預約資格人數40%)、莫德納疫苗爲2萬1,607人(約符合預約資格之20%),AZ爲6萬2,700人(約符合預約資格人數之49%),均未及八成。

北市開設第12輪量能偏低,陳宗彥表示,北市自行開設BNT疫苗量能爲5萬6,672人,經中央協調增加五處接種點共調增4萬5,280人,整體量能提升至10萬1,952人,目前已預約7.5萬人。

近日因國內疫情趨緩,加上在中國大陸臺商陸續有回臺需求,因此疫苗施打紀錄小黃卡將如何註記中國的國藥與科興疫苗,成爲議題。指揮中心表示,施打AZ、莫德納、BNT、嬌生、中國的國藥及科興等六種WHO認可疫苗者,可至衛生所補登至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但不會另外發給小黃卡。

若民衆先前在大陸接種二款疫苗其中之一,回臺後再補打一劑疫苗,出國旅行時必須帶着中國大陸施打接種紀錄,及在臺灣有接種的疫苗紀錄,才能作爲完整接種證明。19日國內新增1例本土確診,加零破功。